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马亭旧为巡检司和百户所驻地,今已湮没无闻
TUhjnbcbe - 2023/7/18 21:30:00

翻看与*县有关的历史典籍,经常可以看到“马亭”“马停”等地名,这二者同指一个地方,其位置在今龙口市龙港街道马亭王家附近,那么究竟是写作“马亭”还是“马停”?其在*县建置史上的重要地位又体现在哪里呢?

据康熙版《*县志·都社》载:“乾山都在县治西北十里,取乾山为名,领社十二,今并为九社。王马社(崇祯十二年并入官庄社)、*山馆社、官庄社、故现社、马停社、午塔社(崇祯十二年并入马停社)、仁化社(嘉靖十一年并入东北隅社)、白沙社、北马社、北梧桐社、高王社、小杜庄社。”

康熙版《*县志·都社》

清代*县划为四都四十八社,马亭社位置在海岱镇(今并入龙港街道)马亭刘家、马亭王家、马亭张家附近,午塔社并入后,管辖范围扩大到今北马镇午塔村、午塔后小陈家村一带。

乾隆版《*县志》因之。

同治版《*县志》改“马停”为“马亭”,并注云:“《金史》作‘亭’,《明史》作‘停’,在金为镇,在明为寨,见二史《地志》。”

同治版《*县志·都社》

按中华书局年版简体横排二十四史《金史》卷二十五“山东东路”条载:“登州,中,刺史。宋东牟郡。户五万五千九百一十三。县四,镇二。蓬莱,有巨风盐场。福山,镇一,孙大川。*,有莱山、蹲狗山;镇一,马停。栖霞。”(福山“孙大川镇”应为“孙夼镇”,“夼”字用于地名村名,为胶东独有,他处人往往不识。)《明史·志第十七》:“*,府西南。东南有莱山。西南有蹲犬山,大沽水出焉。又东有*水,东南有洚水,合流入海。又西有马停镇巡检司。”大沽水源出招远阜山,我已专文说过,此处不赘。《金史》《明史》两处俱写作“马停”,不知同治县志所引《金史》为哪一版本,但从语源上看,确实应该写作“马亭”而不是“马停”。

“亭”,古代设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说文·高部》:“亭,民所安定也。”段玉裁注:“《风俗通》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释名》曰:‘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谓民在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后“亭”又指基层治理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此即为秦汉时的“乡亭”制度,县下置乡,乡下置亭,亭下置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亭不是乡之下的行*机构,而是隶属于县的治安机构,其设置和某些职能类似公安派出所。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前,就曾任沛县泗水亭长。“亭”亦指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史记·匈奴列传》:“筑城鄣列亭至庐朐。”张守节正义引顾胤云:“亭,候望所居也。”此外,“亭户”古代指盐户,《新唐书·食货志四》:“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亭户冒法,私鬻不绝,巡捕之卒,遍于州县。”“亭场”古代指煮盐的地方,《宋史·食货志下三》:“煮海为盐,曰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凡六路。其煮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而“停”为停留、停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高部》:“亭之引申为亭止。俗乃制停、渟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亭,字亦作停。”停留、停滞为“亭”的引申义,后为区别字义,加“亻”写作“停”,“亭”“停”为古今字(古今字是为适应词义发展而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古字兼有多个意义,今字只是分担其中一个意义,如“县”与“悬”,“莫”与“暮”等)。

关于马亭得名原因,《龙口市村庄志》“马亭王家村”条载:“马王村之河南岸旧时曾有规模很大的庙宇,俗称马亭庙(本名‘恒河庵’),庙前曾有一石碑,刻有‘马亭故址’四字。相传是唐太宗征高丽时,曾于此驻*系马,后人建亭以为纪念。亭已坍毁,又立碑纪其址。故附近有三个村庄皆因此而得名——马亭王家、马亭张家、马亭刘家。”

据《旧唐书太宗纪》:“十九年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发洛阳,三月壬辰,上发定州,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走的是陆路,经河北(唐山因唐太宗东征高丽驻跸而得名)到的辽东,并未路过*县,所以此说为附会。同治版《*县志》卷之首《修志凡例》:“《旧志》载‘参驾疃在县东五里,唐太宗东征,父老迎驾处’。按:《唐书本纪》:‘贞观十九年二月,伐高丽,皇太子监国于定州。四月,誓师于幽州。五月,次辽泽。六月,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九月,班师。十月,次营州,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刻石纪功于汉武台。十一月,飨*于幽州。’往返俱未由东莱。《旧志》误矣。”同治县志亦认为唐太宗从未到过*县,故与唐太宗有关的地名皆为虚妄。“马亭”之“亭”,可能与秦汉时管治安的亭有关,可能与警戒海防的岗亭有关,也有可能与亭场、亭户有关,因为*县宋时属京东东路,正是产盐地之一,其周围之地名如廒(熬)上、北皂(灶)均与熬盐、灶户有关。马亭金时为胶东二镇之一,而金是灭掉北宋后取而代之占据山东的,金去宋不远,则马亭金时的繁盛应承自宋时,其马亭之名也极有可能是宋时就有的。另据宋代驿制,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马亭也可能与“歇马亭”有关(唐宋时*县属东牟郡,清代*山馆的界河东崖曾立有一块牌坊,上书“东牟首邑”,“*山馆”之得名当为宋时,其他朝代多称*山馆为“*山驿”)。“马亭”设立于何时,因何得名,限于文献资料,已不可考,故只能作以上之猜测。而写作“马停”,是后人不知“亭”的机构建制含义,而理解成“马匹停止”之类的意思,属于音近致误,以讹传讹。

据康熙县志记载,*山馆曾立有一个牌坊,上写“*山巨镇”四个大字,说明*山馆在*县西南境的重要地位。其实马亭直到清中期之前,无论是经济还是*事地位一直比*山馆重要得多。康熙版《*县志·属署》:“巡检司旧在县西四十里马停社地方,洪武三十一年移于白沙社地方,因名白沙巡检司,今废。”

同治版《*县志·营建志》

同治版《*县志·营建志》:“马亭巡检司署,洪武二年建。三十一年,设置沿海营寨,移署于白沙。”其“巡检”条又载:“《明史百官志》:‘巡检、副巡检,俱从九品,主缉捕盗贼、盘诘奸伪。凡在外各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俾率徭编、弓兵,警备不虞’。按*县巡检,明初设于马亭,寻移置白沙。康熙十六年缺裁,见《山东通志》。其官之姓名,《县旧志》失载。乾隆三十一年复设于*山驿,曰‘*县海口司巡检’,盖即招远东良海口之巡检移此也。”“巡检司”是乡亭制度的延续和加强,清阮元、陈昌齐在《广东通志》一书中追溯巡检的起源时认为:“秦汉之世,当山海之厄塞,奸宄出没处,立亭设长,掌兵夫,以讥察诡异,此巡检司之始也。”宋元时巡检司制度确立,明代因之,万历《明会典》卷一三九《关津》:“凡天下要冲去处设立巡检司,专一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马亭地扼登莱官道,西临龙口湾,附近有盐场,又远离县城,宜于此地设置一治安机构,专职缉捕盘诘,兼有防御海寇的功能。据嘉靖《山东通志》、泰昌《登州府志》载,马停镇巡检司金时设,元因之,洪武三十一年移于白沙社地方,因名白沙巡检司,有石城,墩5,设巡检1员,从九品,守城弓兵15名,守墩弓兵15名。当时登州府有十个巡检司,马亭巡检司为其中之一,有城有墩,有藩属弓兵,归*县管辖,相当于现代的边防派出所。此时*山馆名“*山驿”,为境内二驿之一(另一驿是位于县城西关外的龙山驿)。洪武三十一年(年),因当时胶东半岛倭患严重,需增强海防力量,莱州卫遂在马亭又设立马停寨备御百户所,并把巡检司移至白沙,称“白沙巡检司”,清康熙十六年裁撤。招远县明初设有东良海口巡检司,乾隆三十年()裁撤,乾隆三十一年移驻*山驿,称“*山司”。也就是说,*县明清两代先后有过马亭(白沙)、*山两个巡检司。

莱州卫是明初在渤海沿岸设置较早的*卫,《明太祖实录》卷三九记载设置时间为洪武二年,嘉靖《山东通志》和万历《莱州府志》记载建卫时间为洪武三年。《明太祖实录》卷九二:“凡一卫统十千户,一千户统十百户,百户领总旗二,总旗领小旗五,小旗领*十,皆有实数。”即一小旗10人,一总旗50人,一百户所人,一千户所0人,一卫人。清初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载,莱州府“东北百六十里有马停寨备御百户所,石城不及一里,俱属莱州卫”。马停寨备御百户所在掖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处,辖盐场等五个墩台,无事则登高以瞭望,有事则驾舟以侦探,具有瞭望、巡海、防倭等海防功能。按道理,在卫所附近不必另设巡检司,二者的职能部分有冲突,故将马停巡检司移至白沙。巡检司于洪武三十一年迁移,马停寨百户所的设立大致也在这一时期。马亭一地先后设立巡检司和百户所,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称得上是*县的西南锁钥,海防屏藩。此前*县境内已设*河寨百户所,明洪武九年()登州升为府,旋设登州卫,下辖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七个千户所,*河寨、刘家旺、解宋寨百户所归中右千户所管辖。一个县内两个百户所分属两卫,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是根据*县特殊的沿海地理环境做出的因地制宜的布局,概因屺岛斜着挑出去,将*县海域分为北海、西海两部分,而卫所的墩台(即设在沿海的烽火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及时传递海上来袭之情报,所以为了及时反应,才作出这种特殊布置,莱州卫之马停百户所、登州卫之*河寨百户所各把一条直线。

同治《*县志》“马亭寨城”条载:“在县西四十五里。城以石甃,周二里,高一丈五尺,南北二门,今俱废。”

民国版《*县志·建置》

民国《*县志》“马亭寨城”条载:“城在今马亭村。崇祯十年,知县任中麟建,城以石甃,周二里,高一丈五尺,南北二门,今废。光绪府志谓金时为马亭镇。”不管是二里还是一里,马亭寨是有石垒的所城的,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如今蓬莱的解宋营百户所的所城还保存完好,我们的两座所城却已片瓦无存,垒城的石头也早已被周围农民拆了理自己的院墙、猪圈,村志里更是只字未提昔日的辉煌,不禁让人有世事如白云苍狗之慨,故作此文以记之。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亭旧为巡检司和百户所驻地,今已湮没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