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水河是*水河的九条一级支流之一(余下八支为:黑山河、莱阳河、东营河、*城集河、荆家河、鸦鹊河、丛林寺河、凉水河),由南至北纵贯*城东部,是*城人最熟悉的一条河,关于它的名字,一直以来有“绛水河”“洚水河”两种说法。
康熙十二年《*县志》:“绛山,东南二十里,绛水河发源于此。《广舆记》载‘绛阙仙都’即此。”“绛水河,发源绛山,流经县东门外,合*水入海。”
康熙县志中关于“绛山”“绛水”的记载
这是现存史志中有关绛山和绛水河的最早记载。康熙三十一年出版的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则记载:“*水在县东北五里,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之*山,流经*城折而西北流。又洚水在县东北三里,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洚山,流合*水,至马停镇入海。”这里则记作“洚山”“洚水”。即便是康熙版县志,里面也有两处用到“洚水”。乾隆版《*县志》和《大清一统志》则写作“绛山”“绛水”;同治版、民国版《*县志》写作“绛山,一作洚山”“绛水,一作洚水”(民国版县志里也有直接写作“洚水”的地方);《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写作“洚山,一作绛山”“洚水,一作绛水”;《明史》写作“洚水”。直到今天,是“绛山”还是“洚山”,是“绛水”还是“洚水”,仍是众说纷纭,聚讼不已。
如果从词源上追根究底,当以写作“洚”比较切合命名的原意。《说文·水部》:“洚,水不遵道。”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孟子·滕文公》篇:‘《书》曰:洚水警予。洚水者,洪水也。’《告子》篇:‘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水不遵道,正谓逆行;惟其逆行,是以绝大。洚、洪二字,义实相因。”这些年持续干旱,绛水河基本处在断流状态,今年暑期*城下了一场暴雨,恰巧有位老者在绛水河公园(位于河道里)散步,为避雨跑到发达桥下,结果洪水突然而至,情势非常危险,幸得环卫工人搭救,才把他拉上岸来。人们在赞叹环卫工人义举的同时,不禁也为绛水河的偶露狰狞而咋舌。实际上,大家是被它这些年的温驯所蒙蔽,历史上绛水河如脾气暴烈的野马,轻则淹没民田,重则毁坏民屋。康熙版《*县志》“城池”条载:“正德十一年(),知县周淳因绛河山水侵城东北隅,退数武为月城,下作水门泄水。”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韦昭注:“六尺为步,贾君以半步为武。”“月城”指围绕在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用于屏蔽城门,又称“壅城”。绛水河山水侵城,迫使城墙都往后退了一段,足见水势之大。
民国版《*县志》记载更为详尽:“绛山,一作洚山,乃莱山西北交系所成。由莱山之宽口涧南股尾端之猫头顶西下,低落成一隘口,俗名小口子。又西陡起而为本山。南端北上第二峰曰高顶,高约三百八十公尺。又北两峰稍低,第五峰即所谓磨山也,山麓石可制磨,故名,为莱杏两山间之屏坦,又为莱阴绛水两河之界山,无陡岩幽谷,土质略与王榆山相似。由磨山北下,萦回曼衍而成青石顶冈地及横埠高地之一部。”
民国县志中关于“绛山”的记载
“绛水河,一作洚水河,发源于线口,即莱山杏*山间之蒋家山口。莱绛两山西面、杏*山及龙山东面之水皆入之。上游因山势逼仄,河道最狭,故雨后水甚汹涌,奔流十余里至打磨张家村以东始达平原,经流于凤凰山西麓之外,凡五六曲折至南二里处村东南,屈折而西,又绕至村北,近年突北决于村东,至村北西行复合于本流,几经堵塞无功,由此北行二里许,经流东郭外,即所为东沙河是也。迤北越烟潍路至李格庄村东北,旁纳诸沟渠之水,北沿天尊埠东南坡下,注入干河,长约五十里。旁纳沟渠之水凡三:其一曰老*河,发源于圣水等泉,北沿张家沟、义乐、逄家(旧志作逄家疃)等村,屈折合流始名老*河,贯打线宋家村(旧志作宋家疃)北行曰龙湾,至苗家庄(一作苗格庄,今改作妙果乡)迤西注入;其二曰马渠河,亦分两源,西源复分二支,一起于横埠之阴王家庄村西,经流于祁家、西江格庄诸村之间,沿阎家疃之西向北流,一起于小宋家村东北与东支并行出智家等村,折向西行至九里店,又折而北至位庄焦家,复折而东至吕镇村西,两支合流东北逾小河北村沿烟潍路东行至百盈村(旧名小河子),东源上起城内西关之饮马湾北,经月阳桥、大布市桥,由外城西北角流出,纳西关渠,西抵步云门,环城而来之水至北盈村东,城内诸水出獬豸沟北向越烟潍路至北涧村折而东北,贯行冯家、单家诸村注入;其三曰阳沟水,发源埠子顶一带,为县北泄水之所,蜿蜒流经羊岚吴家村东注入。绛水至此涣散停瀦,河道久湮,构成渠潭甚多。近年曾有开濬之议,尚未果行。”
民国县志中关于“绛水河”的记载
民国县志修成于民国二十五年(),距今已八十余年,地名等或有更改,今以版《龙口市志》两相对照,可以更清晰地勾画出绛水河的流域图。《龙口市志》“东江镇”章载:“绛水河发源于绛山,流经东江镇约5公里,入东莱街道。”“东莱街道”章载:“东部绛水河为南北走向,由东江镇入境,流经东埠、宫家疃、北二里处、南关、李巷、林家庄、登瀛、小栾家疃、南段、东渠、西渠、遇家、李格庄等村,与矫家河并流,流入诸由观镇境内,全长5.7公里。”“诸由观镇”章载:“绛水河由东莱街道向北在后妙果村南入境,流入*水河。”绛水河发源于绛山,流经东江镇、东莱街道、诸由观镇三个镇街区,于诸由观镇涧村村东汇入*水河,流入渤海。
绛水河是*城人最亲近的河,它贴着城的东郭向北流去,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有诗句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绛水河就是*城人家枕着的河,以潋滟的波光氤氲着*城人的生活。因从山里流来,携带泥沙,故又称“东沙河”(东关南面的南沙沟名字可能也是这样来的,那里过去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沟通到绛水河里),简称“东河”。其与老*河、马渠河、阳沟水三条支流织就的网络,将*城及周边地区的水系全部囊括进去。
民国县志所说的绛水河在南二里处村改道的事,发生在年夏季,因连降大雨,河水泛滥,绛水河于村东南的“五龙口”决口,经村东往北流去,而旧河道从村南绕向西北,在村北与新河道相接,两股水流冲击形成旋涡,旋出了一个大水湾。东江镇董家洼村原名万柳庄,因村东有柳树林而得名,有一年绛水河发大水,将村庄冲毁,一些民户不得不迁往外村,董姓多户移至河西别建村庄,因地势低洼,名为董家洼,一直生活在绛水河的淫威下。绛水河城区段算是中游,几乎每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胁,滔滔*水裹挟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地瓜、花生、水果、鸭子,偶尔还有箱子、柜一类家俱,滚滚向北而去。发大水时两岸都聚满看热闹的人,有胆大的会打捞各种东西,河水漫过河岸的事情也时常发生,有一年小栾家疃有个小学女生还让河水卷走淹死了。正如民国县志所描述的,绛水河发源山区,为溪性河道,山势陡峭,河道狭窄,雨季洪水源短流急,泥沙冲刷流失严重,以“洚”名之与其“水甚汹涌”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绛水河的河堤还未经过裁弯取直、浆砌加固,是弯弯曲曲的沙土岸,岸边有缓坡,河滩里是骡马市。腊月里隔日逢集,乡下来的大板儿车从北校场能一直排到南沙沟,人喊马嘶,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那时只有河西一条路,直到年,才在河东又开辟出一条路,称沿河东路(后改为绛水河东路),原来的路称为沿河西路(后改为绛水河西路)。河里水终年长流,里面有小鱼小虾,有水藻青苔,冬天也有人在河里洗衣服。河上原本没有桥,年烟潍公路通车,在*城段(后称环城北路,现改称*县大道)东端绛水河上,铺了条石条漫水桥,方便通行。这是绛水河上的第一座桥,年才将漫水桥改建成5孔石桥,宽仅8米,年烟潍公路拓宽时增至15米,年改建拓宽至26米,并加设钢构件桁架加固桥面,命名为“发达桥”。年建成“金城桥”,民国版《*县志·交通》“桥梁”条:“金城桥,在东圩门外,跨绛水河上,介于县城与临城镇林家庄(又称高家村)之间,为由*赴烟蓬之孔道,*蓬、*城(作者注:*城集到*城)、城丰(作者注:*城到丰仪)诸道所必经之桥。十二年,县知事金城以罚款及募捐两项建筑之,告成后又于桥之西徧立碑为志,文曰:‘金城桥金城桥之初建也,桥身系用长丈许阔尺余之长石十五节,节相衔接,每节各以长石八条排联为梁,下累方石为柱,架之而成,为洞凡十四,以通水流。’工程颇坚固,然数年之后竟为山洪冲毁矣。民二十二年春,建设局长许士范倡议修筑之,由建设费项下包工重建,费款三千八百余元,经数月始竣工。工程较前尤大,桥身与前略同,惟柱石以铁条上下贯穿,外用洋灰涂之,呈六角形,并有以洋灰和石子制成粗大之支柱,四立于各柱之中,大小相间,以架石梁。桥面两侧复为铁槛,以护行人。翌年夏间,复为河水冲毁,计桥面石梁已塌者六节,半倾者二节,尚存如故者七节,铁槛之存者亦鲜矣。倾圯原因或云工程不固,或云水流过急,考桥西崖两侧之沙滩上,有饭铺多家,将桥身向东过窄,致全河之水俱涌流桥东,崖下河道突减窄二分之一,水流既急,自易冲毁。”据林家庄一位老先生讲,金城桥的位置正对着中心街(今改名花木兰街),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尚有遗留的两三个桥墩子为淤沙所埋,隐约可见。绛水河是季节性河,夏秋多雨时水大,冬春枯水季节就会露出大片河滩,那时河滩上仍有开饭铺的,是用胡秸抹上泥巴做墙壁,这样水大时冲走了也没什么可惜的。金城桥第二次冲毁后,就没有再修,东岸的小栾家疃、林家庄与西岸的东关、登瀛平时往来,就是在河流里摆几块大石头,踩着石头过河,遇到水大了,得手扯手走,到了发大水的时候,东岸西岸的交通就断绝了。那时小栾家疃有基督教浸信会,医院(医院)、崇实学校(今龙口一中东校区),夏季时常有人被搁在东岸回不了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年,在原金城桥遗址往上游五六百米、正对南大街东端的地方,建了林家庄桥,为7孔钢筋混凝土T型桥,两岸交通有所改善。年,港城大道桥建成,位于环城南路(后改名柳莺大道,现港城大道)东端,当时称“绛水河南桥”,为4孔石拱桥,宽10米,年拓宽至15米,年增至28米。年,北海桥和北大街桥同时建好,二者为双子桥,桥型相同,均为4孔石拱桥,宽9米,医院西南,一座位于北大街东端,北海桥即建在金城桥的旧址上。后来果蔬批发市场建成,车水马龙的,北大街桥于年改建为三块板型。双拥桥原名龙泉桥,于年修筑牟*公路时建成,位于牟*公路(S)*城段东端,为3孔石拱桥,宽23米。最晚修建的沁园桥,是年沁园小区建成后才有的,位于沁园小区西门处,为3孔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有了这些桥,东岸西岸的交通往来才更加方便起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又进行了绛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年,绛水河带状公园一期工程完工,年,二期工程完工。年,又投资万元,改建成集景观、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绛水河公园。至此绛水河城区段华丽变身,成为*城人休闲放松的亲水观景平台。金城桥两次被大水冲垮,这也从侧面说明夏秋季绛水河水势之凶猛,古人称之为“洚水”可谓实至名归。
此外,“洚”亦为古水名,经流历代累有更易。春秋战国时本与漳河为一。后世以枯洚河为洚水,自河北省广宗县经南宫、冀州、衡水,至武邑县境复合于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五·真定府(冀州)》:“洚水,在州治北。自顺德府广宗县流入南宫县北,又东北经州城北而入衡水、武邑县界,合于漳水。亦名枯洚。《禹贡》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
可是“绛水河”一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康熙版《*县志》提到“绛阙仙都”,《说文·糸部》:“绛,大赤也。”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大赤者,今俗所谓大红也。”故“绛阙”指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像故宫的墙,还有一些大寺庙的墙,用的都是大红色。后亦用“绛阙”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苏轼《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绛阙仙都”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第二十五:“绛阙仙都一散郎,偶来尘世且佯狂。身中自有长生宝,夜夜飞神谒上苍。”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中描写的是缙云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编撰者以洚山比附缙云山,故改作“绛山”。《说文》:“缙,帛赤色。”此山之上多彤云,故名“缙云山”,又被称为“仙都”。但“绛阙仙都”一诗指的并不是缙云山,白玉蟾为海南人,是道士,又是诗人,擅修内丹,《华阳吟》作于在武夷山隐居期间,大多说的是丹道体会,“绛阙仙都”和苏轼的“道山绛阙”一样,指的都是仙境(《红楼梦》里林妹妹是“绛珠仙子”转世,“绛珠”与“绛阙”一样,都是仙气满满),并非实指缙云山。胶东半岛历来道教文化发达,昆嵛山是全真教的发祥地,全真七子全部是胶东人。*县的道教氛围也很浓郁,下丁家的摔师夼(今改作老师夼)得名于卢童骑鹤飞升的故事。卢山旧有延真宫(俗称上观)、灵源观(俗称下观),统称卢山观,香火绵延至今。*县的别名“芝阳”,也与道教有关系,灵芝为道教瑞草,*县古产灵芝,“芝阳”一名有两解,一说*县位于芝水之北,水北为阳,但芝水在何处今已不可辨;一说*县北部多平原,平地为川,亦为阳(俗语“虎落平川被犬欺”亦作“虎落平阳被犬欺”可证),全真七子中丹阳真人马钰、玉阳真人王处一、长春真人丘处机多次到*县主醮,在他们留下的著作和诗词中,多将*县称为“芝阳”,有时亦称作“芝川”。洚山是莱山余脉,康熙版《*县志》:“莱山,一名莱阴山,县南二十里,《广舆记》称‘仙灵宅窟’。秦皇东封八主,此为月主。又,《封禅书》云‘齐人祀莱山为月主’即此。中有延光月主真君祠,郡邑伏腊走祀不绝,雨旱诚祷屡应。”
康熙县志中关于莱山的记载
“仙灵宅窟”指的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当年修康熙县志的编撰者可能到过洚山,感觉这里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山幽水奇,如同仙境,又有“仙灵宅窟”的比衬,就往“绛阙仙都”上附会,遂把“洚山”写作“绛山”,“洚水”写作“绛水”。
一条河的命名,总是有它的由来和含义的,也总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方言民俗等密切相关的。从语言学和地理学的角度讲,“洚水”以水势而得名,“洚山”又以洚水而得名,称作“洚山”“洚水”自为允当。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绛山”“绛水”之说,则是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地域的色彩。如果正本清源,不忘初心,当以“洚山”“洚水”为是。
补记:G18高速公路*城段有一块桥梁指示牌,上书“降水河大桥”,
降水河,这个牌子错得大义凛然
不管写作“绛水河”,还是写作“洚水河”,但绝对不会写成“降水河”,这个错得有点离谱,可能制作指示牌的人不了解这个背景,按谐音写作“降水河”,或是因为马虎写了错别字。*县是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不光是街道上没有垃圾、烟头,车辆停放整齐,城市的招牌、路牌、宣传牌上文字规范正确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G18高速车流量那么大,你弄个写错字的指示牌挂那儿,字还写得那么气宇轩昂,这不是让人啪啪打脸啊?还是及早撤换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