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不老文缘情
——与张炜主席三十年的交往记忆
文/刘玉涛
岁月静好,时光剪影,往事如浮动光影的画卷,璀璨我的生命。
——题记
每一段青葱往事,苦涩或者微笑,都值得我们怀念。那年那月生命历程中,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句叮咛,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足印……记忆里增添了一段美好浓厚的色彩。
一
年冬天,龙口市文化馆临街的画廊里,推出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使冬天暗淡的颜色一下子活跃起来。人物肖像、风景,还有一系列用画组成的故事,让无数穿着厚厚棉衣的人感到激情与躁动。
灯火阑珊处,时任龙口市副市长的张炜,忙完了一天的工作,饭后,从市*府家属楼出门散步,在“读过”那些作品以后,便记住了“刘玉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和那淳朴憨厚的形象。
第二天上班,张炜市长把电话打到了市文化局局长王国友的办公室,询问文化系统是否有一个叫刘玉涛的人,王国友局长回复说:“对对,有这个人,与我是一个乡镇的老乡。”张炜市长说:“昨天晚上,我在市文化馆临街画廊看过他画的油画,小伙子是一个很有天赋难得的人才,我建议国友局长费心,把他从市吕剧团调到能发挥其特长的画院或博物馆工作……”
张炜市长的文缘情,影响了我整个人生。
年冬天,在众多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带着张炜市长的嘱托和期盼,我调入了市博物馆工作。闲暇之余,读书创作,拼命追赶心目中的艺术女神。
我读了张炜市长的《古船》小说以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用了几个不眠之夜,创作出了大型《古船》油画作品。那淳厚的土*色给整个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以小说中人物为原型的农民脸膛凝聚着坚韧、勇毅,让所有看过这幅画的人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去市*府宿舍楼拜访了张炜市长。当敲开门时,一位慈祥的老人开了门,张炜市长听到客厅有人说话,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我忙微微鞠躬地说:“张市长,我叫刘玉涛……”他把我让进屋,老人忙着端茶送水。
张炜市长看我局促不安,笑着对身边的老人介绍说:“这是我母亲,你不用紧张,到了我这里,就像到家一样。”张炜市长平易近人的话语,让我放松了许多。
他打量了一下我,慢条斯里地说:“人不如画展上的照片好看,照片上的你书生气十足,神采奕奕,有艺术家风范。我看你上身穿卡其色西服,内穿红方格衬衣,下身穿牛仔裤,朝气蓬勃……”
我忙抬起头来,脸涨得通红,习惯性地扶了一下眼镜,虔诚地看了一眼张炜市长:他三十出头,中等个子,偏中分头发,皮肤白皙,浓眉大眼,儒雅斯文,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说起话来男中音带磁性,很有亲和力,没有一点陌生感,就像大哥一样。人间至爱亲情般的嘘寒问暖,让我有些受宠若惊,感觉一个从学校刚毕业分配回龙口工作农村的孩子,能够得到张炜市长的赏识和厚爱,真的三生有幸。
“你的油画,画得真好,我非常喜欢,乡土气息也非常的浓厚。我觉得,你只要好好努力,定会大有作为,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做你的坚强后盾。”张炜市长如是说。
张炜市长谈起油画,也非常专业和内行,津津乐道点评了我学生时代的油画:“你的油画无论人物还是静物都充满了动感,一笔一划刚柔相济,一浓一淡相得益彰,朴素隽永,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态,体现出你的冷静和阳刚之气。”
我怕耽误张炜市长过多时间,忙起身告辞,张炜市长对母亲说:“让小刘中午在这里吃饭吧,他家不在城里。”我推辞不了,就在张炜市长家里吃了一顿饭,临走时,张炜市长嘱咐我说:“没事常来家里坐坐吧。”
从此,张炜市长就成了一个刚踏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学生的我人生征途上的引路人,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成为了一名油画家、一位文化学者。
时光轮回,更加巧合,30年后,我成为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和胶东散文地域作家。
老宅一处静谧沧桑的四合院,是我办公室所在的地方,窗外的石榴树陪伴我经历了风风雨雨,并奉献了30年的果实与甘甜。
石榴树红了,一年又一年。
30年前,张炜市长从龙口离开回济南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时,我就想送一幅油画给他作纪念,来感恩他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冬去春来,时间走得太快,想写想画的东西太多,却失去了最珍贵的心情,一直拖到了30年后的今天,又是一年石榴红的时候,才实现自己了多年的心愿。
一幅老宅的《岁月静好》油画完成了。
二
年7月8日上午,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授牌仪式在烟台龙口市徐福街道博雅书院举行,参加首届川鲁散文家沙龙的两省散文作家和烟台市、龙口市有关领导、散文作者50余人参加活动。
山东省散文学会丁建元会长、四川散文家联谊会张人士会长、龙口市人民*府副市长杨文平分别作代表性讲话,学会副会长焦红*宣读龙口创作之家以刘玉涛为秘书长的组成人员批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峰向龙口创作之家授牌并向组成人员颁发聘书。
丁建元会长、张人士会长、杨文平副市长、龙口市文联主席刘文生、龙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徐茂程、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涛等为活动剪彩。
龙口历史,文化丰厚,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的成立,一方面是贯彻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另一方面是依托博雅书院良好的活动条件为基层散文创作和地域文化宣传提供服务和平台,更好开展创作交流、文化培训、采风采访等。这项活动也是山东散文作家进“百镇”系列活动之一。仪式结束后,与会来宾到龙口动植物园参观采风。
下午,在丁建元会长的带领下,对丁氏故宅、归城城址实地采访后,驱车来到年9月落成的龙口万松浦书院参观学习。
当车队驶进万松浦书院大门,常务副院长田连谟早已在此等候,他与丁建元、张人士两位会长和川鲁散文家们简单寒暄过后,指着大门上左书“和蔼”右书“安静”说:“看到‘和蔼’两个字,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看到‘安静’两个字,让我们的心一下子沉静下来。这里远离喧嚣,心灵有了一个安静栖息的地方,有回归自然的安宁,真是一个好地方。”
张炜主席选定在龙口北部海滨的万松浦落脚,择地避开了喧嚣的城区。万松浦海碧沙白,港栾河静静流注,万亩松林百鸟翔集,天籁人脉交汇,确是一个讲学交流、品读研修的好地方。他在《筑万松浦记》中写道:“我一直寻找和迷恋这样一个读书处:沉着安静,风青树绿;一片自然生机……这里没有纠缠纷争,没有轰轰和市声……在这里可以赏图阅画,可以清颂古典,也可以打开崭新的书简。”
万松浦书院内,首先映入眼帘是黑松愈益苍劲高耸的松林和右侧的三层西式建筑综合办公楼,建筑历经洗礼,氛围更显蕴厚,一砖一瓦彰显古朴自然的文化气息。西侧不远处,有一栋独立的三层红砖小楼,砖红色的墙体,黯灰色斜坡屋顶,整体建筑朴素典雅,它是书院的第二个重要建筑,称作“第一研修部”。小楼建筑的墙体上到处都是绿色植物“爬墙虎”,披上绿色外衣的小楼显得格外素雅别致不乏现代气息。紧邻书院的北围墙,有一排青砖平房,这是书院的第三处建筑,做学生公寓之用。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到松林里,一栋小楼掩映在松林间,空气中弥漫着松脂油香,草坪上散发出清新的气味。
七月盛夏,蓝天白云,绿色的树,绿色的风,“知了”声声,红男绿女,好像法国印象派画家劳德·莫奈的一幅《韦特伊莫奈花园》经典油画。
绿树间,灰瓦赭墙,明明历历,鲁迅的铜雕像栩栩如生。西南的草地上,还有一个钢铁做成的红色喷漆“凝望”雕塑,常务副院长田连谟饶有兴趣地讲解了“凝望”雕塑颇为传奇的故事。“凝望”之外,还留下了来过这里的游学人员一些痕迹。画在盘子上的风景人物,是来过这里的画家们率性命笔。摆在办公桌和书架上带有美丽花纹的石头,是作家们从海边拾来的。张炜主席把立于海角、思接八方的万松浦书院定义为“一个文化研究教育机构”。
万松浦书院综合办公楼内,设有名人手稿陈列馆、图书馆、办公室、会议室、餐厅,包括几间客房,供办公、住宿两用。进入大厅右侧,墙上方悬挂着孔子、老子、孟子、屈原、李白等圣贤诗哲的画像,平添了岁月的印迹。廊廓幽雅,各处的墙壁上,挂满了相框装帧的前来参访研修的专家学者们的留影。
大厅走廊内,还挂有几幅油画作品。
在松林中静卧的诗歌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专业诗歌博物馆,馆藏以现代诗歌为主,为数十名诗人建立了艺术档案。
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峰提前联系好张炜主席,四点前从烟台开完会,特意赶回万松浦书院与川鲁散文作家见面举行座谈会。
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张炜在万松浦书院欢迎大家并进行座谈交流,他对学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听到学会在龙口设立创作之家非常高兴,他说,龙口是徐福故里,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文环境优越,有一批素质强、热情高的作者队伍,希望学会的作家和龙口创作之家的同志多围绕徐福文化和莱山文化,用作品呈现历史和文化名山的价值,为树立永恒而高远的龙口文化名片而努力,欢迎散文作家常来万松浦书院交流学习。
“这里人人是诗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张炜如是说。
30年后的今天,万松浦书院再相见,张炜主席一眼认出了我,随后说道:“过去,有一件事我还赞扬了你,你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人。”让我好生感动。他了解了我近年来工作和绘画的情况,我告诉他30年前根据其同名小说《古船》创作了大幅《古船》油画作品的时候,张炜主席听后非常兴奋。
王海峰常务副会长向张炜主席介绍:“张主席,您没有看错人,现在刘玉涛馆长是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秘书长……”
张炜主席很高兴,转头对我说:“你又为龙口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可以载入龙口史册了,这是我第二次表扬你。”
在场的丁建元、张人士会长、王海峰、焦红*副会长和川鲁散文家们热烈鼓掌赞同并开心地笑了起来。
张炜主席随后邀请川鲁散文家们到综合办公楼前合影并签名赠书,同时对我说:“玉涛,咱俩合个影,这是30年后,为了文化事业的情怀,值得我们纪念。”于是,省散文学会办主室主任宋登科快速摁下了照相机快门,我与张炜主席的合影,定格成为了永恒。
每一次的荣光背后都是不计的汗水,每一次的掌声都充满着不尽的鼓励。当感恩入驻心口,将有阳光温暖心头;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成功路上欢乐似水流远。
依依不老文缘情。30年前张炜市长恩泽于我,使我今天走向了成功;30年后张炜主席鼓励于我,让我用散文助力城市发展。我定将不负张炜主席的挚爱和期望,怀着一份赤诚,怀着一种情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执着求索用美文书写新时代的伟大赞歌。
作者简介:刘玉涛,画家,山东龙口人。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秘书长、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副主编。散文《夏天的记忆》入选《胶东散文年选》(),散文《老宅花季的故事》入选《当代散文》《海外文摘》《川鲁散文名家作品选》《胶东散文年选》()等报刊。散文《家的味道》入选《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散文《山*》《家的味道》《无畏的生命》发表于《人民日报》数字网。现为龙口市博物馆*支部副书记、副馆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山东省博物馆学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烟台油画学会理事,龙口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皖白画院特聘画家。散文《老宅花季的故事》获“*海数字出版社《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
壹点号胶东散文
欢迎投稿,胶东散文投稿邮箱:jiaodongsanwen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