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干的就是跑腿的活儿”
YMG全媒体记者刘海玲摄影报道
孤身老人、外来务工者,医院,不仅要拖着难受的身体跑上跑下挂号、做检查、买药,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焦虑;医院智能化程度的推进,看病就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与自助机、手机打交道,别说老人们感到眼前“一抹黑”,很多年轻人也打怵……今年三四月份,“陪诊师”在烟台应运而生,小到取药、打印检查报告,大到陪病人全程就诊,一切需要“跑腿儿”的事儿都可以交由他们。对患者来说,就医路上因为有了陪诊师而变得轻松许多。一位“95后”陪诊师的日常27岁的周琳今年刚入职做陪诊师。9月20日早上7点半,她提前半医院。当天她要陪诊的患者来自龙口,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月初在北京做了手术,医院是要进行几个项目的复查,以确定是否要进行化疗。老人的家属已预约挂号,周琳提前到自助机上取了号,医院大门口。8点钟,周琳等到了老人和他的儿子董先生。董先生今年50多岁了,此前他的父亲在北京就诊时,他花了元请了一位陪诊师,各项检查在陪诊师跑前跑后忙活下,有条不紊。这次到烟台复查,董先生提前在网上预约了陪诊师周琳。叫号、医生面诊、缴费、做检查,周琳合理规划了老人需要检查的项目和取报告的时间,但一上午老人只进行了血检和心电图两个项目的检查,B超检查要排到下午。中午,周琳到附近的饭店给老人和董先生买来了粥和包子。下午,当打印出最后一项检查的报告时,已经是4点多,粗略计算一下,周琳楼上楼下跑了七八趟。距离早上7点出门,已过去了9个小时,虽然穿着平底鞋,但周琳还是感觉到脚后跟隐隐作痛。除了中午喝了一点粥,她忙得连水都没顾上喝。老人和董先生对周琳的服务感到很满意,按约付给了她元的酬劳,并表示三个月后再来复查时还找她陪诊。周琳告诉记者,陪诊师在烟台是一个新兴职业,而在北京、上海、广州已存在好几年了。原本做微商的她也是偶然在网上看到陪诊师这个职业,才萌生了入职的想法。今年7月份,周琳跟着老陪诊师干了几天后,自己就慢慢“上路”了。“做陪诊师不需要经济投资,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就可以干好!”周琳说,几个月下来,她慢慢摸索,不断熟悉就医流程、完善服务,尽量为患者节省就诊时间,让他们少走弯路。哪些人愿为陪诊服务买单?周琳告诉记者,她的陪诊订单已经排了一个周,除了陪诊,还穿插着“代办”服务,所谓代办,医院,陪诊师代为买药、打印出院病历等,并邮寄到患者手中。哪些群体愿花钱请人陪着看病呢?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张健在杭州工作,父母年过八旬,在烟台生活。每次父母有医院看病时,张健都会心急如焚,但因为工作太忙和疫情等因素,他不能及时赶回来带父母看病。自从烟台有了陪诊师,他就在网上远程下单,医院看病,然后把诊断结果告诉他,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程女士孕晚期,到了例行产检的日期,她的丈夫在外地出差赶不回来,于是,就在网上找到一位陪诊师。陪诊过程中,面对程女士焦虑的情绪,陪诊师与她沟通,安抚她的情绪,协助程女士愉快地完成了产检。招远的孙先生出院数日后才能打印住院病例。因为商业医疗保险报销需要提交住院病历,亲自来芝罘区一趟打印需要花路费不说,还要耽误大半天的时间,于是,他花了元请陪诊师“代办”,轻松向保险公司提交了住院病历。张健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着大量独自看病困难的群体,如空巢老人、独居青年、孕妇、行动不便者、异地就医者等,陪诊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人群的痛点。陪诊师是一份有温度的职业在陪诊师周琳看来,做陪诊师原本是为自己“攒嫁妆”,但干得时间久了,她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份有温度的职业。9月15日,受台风“梅花”影响,烟台下起了大暴雨。当天,医院为患者代办买药,本来想买完药早点回家躲雨,但网上临时接了一单:医院住院的病人要办理出院手续,由于行动不便,需要陪诊师帮忙。周琳来到8楼见到了这位患者,他是一个小伙子,老家是聊城的,独自在烟台打工,前几天刚做了手术,行动不便。周琳到一楼为他办理了出院手续,当把出院单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周琳还是放心不下,他行动不便怎么回到住处?于是,医院一楼借了一辆轮椅,将小伙子推下楼。此时,外面大雨倾盆,周琳打了一辆出租车,将小伙送回了住所。周琳的一把伞,全挡在了小伙的头顶,而她的衣服全淋湿了。小伙很感激,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