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史清水河窑洞文化
TUhjnbcbe - 2024/3/28 18:23:00

文/郭飞虎

窑洞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居形式,是黄土高原的产物,也是黄土地上勤劳、包容、坚韧的象征。《诗经》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据史料记载,窑洞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一方热土,孕育一方特有文化,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带的清水河县,因县境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连接的过渡带。境内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适宜建造窑洞而居,在这里,随处可看依山而建的窑洞民居,它们错落分布,景致独特。历经四千多年文明洗礼和孕育,窑洞以其独特风格逐渐形成了清水河窑洞文化。

一、独特的窑洞建造艺术

生活在清水河的人们,一提起窑洞,可谓老少皆知,妇孺皆晓,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们创造并发展了窑洞艺术,窑洞艺术属于民间艺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年,石窑建造技艺入选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极具建造者的高超智慧和工匠精神,在建造全程技艺和手法体现到极致。由于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人情影响,不同区域的窑洞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总的来看,从建筑布局结构形式的角度可划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清水河窑洞分为土窑洞和石砌窑洞两种,作者本人儿时曾见到过建造窑洞过程,工作后也目睹和采访过砌窑匠人,从自己眼中和匠人口中深得建造窑洞的工序流程和技术要领。在建造窑洞的过程中,当地人称之为“砌(què)窑”。在过去,受生产力、用料等生产要素所限,人们大多选择地势较好,土层较厚且土质坚硬的土质区域以凿、挖等粗放型建筑方式进行建造、修筑、维修土窑洞。随着时代进步,到后来,有条件的家庭为了美观,在土窑洞的外立面砌一层石砌外墙,石材取自当地,石质坚硬,色彩明快,窑面砌石雕刻精美,刻有美轮美奂图案,石刻花纹造型讲究,当地人称这种工序叫“挂面子”,此时的土窑洞被披上“华丽的外衣”,俗称“挂面窑”,其兼具美观和牢固之特性。

随着生产力技术革新和居民思维更新,石砌窑洞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关键是冬暖夏凉,适宜人居,这些特性逐渐被居民所认可和采纳,认为石砌窑洞确实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从此人们开始建造石窑洞,选择位置较好,地势较为独立、采光有利的位置来建造石窑洞。

建造石窑洞工序紧凑,衔接严密。利用清水河丰富的石材资源,在事先选好的建窑地址上用石头打地基,垒墙基(俗称垒墙腿),虽然是建造石窑洞,不可或缺的是土,此时土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容小觑。垒好墙基后,需将土堆入拟建造的石窑洞室内位置,用土填充起来,为后面建窑工序作铺垫,确保窑洞结构牢固稳定。离地四尺的位置便开始进行拱形合拢工序,压石、插石、对缝、粘合等工序精细用心,特别是选石,匠人们可谓匠心独具、恰如其分,有“因地制宜、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意味,确实是需要眼力、脑力、脚力、体力的一种匠人技艺。石窑依窑体逐渐进行立体合拢建造,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合拢封顶,俗称“合龙口”。俗话说:“壮汉握不破鸡蛋”。窑洞的建造就是利用这种结构力学的拱形原理,使得造好的窑洞坚固耐用。待合拢封顶工序完结后,将室内的土掏出运到窑顶垫窑顶,此工序俗称“掏土牛”,最后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青石板进行压窑沿,窑沿既能起装饰窑洞、美化窑洞作用,又可改善窑沿滴水、流水系统。还有的家庭,为了美观,在窑顶建花栏矮围墙。新砌的窑洞得晾十多天,等新砌窑洞晾干后,接着用立性强且有韧性的当地红胶泥与铡碎的麦草和泥,和好的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劲道,泥窑的工序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外加细泥一层,泥好的窑洞室内平面光滑平顺,这样起到防火、防潮、防渗水、防噪音的作用。

安门窗也是建窑洞的必经工序,在建好的窑洞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格局。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改善窑洞环境,农村妇女们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这是千年来智慧的黄土地人民积累的丰厚生活智慧结晶。大部分建好的窑洞垂直高度达十来米,宽度三、四米,深度四、五米。最大的窑洞称“八海窑”,“八海窑”高八米,深度二、三十米,宽度十米。旧时学校、供销社有“八海窑”。清水河县城关镇及农村的窑洞一般三至五间为一个院落,一次无论砌多少间窑洞都用一个小门洞相连,称为“二门洞”。然后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再隔开。一间的叫单间,两间的叫“一进一开窑”,三间的叫“一进两开窑”,多间相连的叫“串窑”,独立修建的单间窑叫“枕头窑”,修建连排的窑洞,一般十间,叫“排子窑”,形成一个大杂院。过去修建的排子窑,现在户与户之间都建了隔院墙和大门,成为单独户家。随着时间的迁移,石砌窑洞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个村庄,大到几百户,小到十几户,鳞次栉比、错落分布、蔚为壮观。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清水河县的窑洞民居已成为代表地方特色文化的主要建筑,每一个村庄都是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淳朴厚重、美观大方的石砌窑洞建筑群。这些古朴的石窑洞民居,是清水河的一大亮点,更是开发旅游业的原生态资源,许多村落已经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都想亲眼目睹石窑洞的独特风采。

清水河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人们深切的乡愁之情。现如今,部分居民搬入楼房居住,很多楼房和建筑物都采用窑洞建筑风格,但很多窑洞文化却镌刻在人们心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三省交界之地的清水河,随着历史推演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由此窑洞文化具有其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这些多元文化与窑洞文化融汇交融、互学互鉴就像清水河这个灵动的名字一样润泽着这方水土和人民。

二、窑洞衍生出的文化

清水河县特殊的居住生活环境,孕育了其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在这里,窑洞不仅仅是居所,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衍生出很多与此相关的民俗。民间艺术与窑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得益彰。衍生出有代表性的文化如骡驮轿婚俗、剪纸文化艺术、民居民俗、踢鼓子秧歌、瓷艺。

1、骡驮花轿婚俗

骡驮轿婚俗是清水河县山区独具特色的娶亲风俗。始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骡驮轿”由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架着轿子而得名,造型似一座“移动”的窑洞。过去,在娶亲时,驮轿的骡子头系红缨,脖挂铜铃。迎亲的队伍披红挂绿,在“鼓匠班子(唢呐乐队)”欢快地吹打声中,热热闹闹地走向窑洞,热闹的场景不言而喻。

2、剪纸文化艺术

剪纸文化艺术的逐渐发展进步,给窑洞文化增色不少。作为剪纸文化艺术一种有效载体贴窗花是清水河逢年过节的传统民俗。木质窗框的窑洞窗户,装上玻璃,再配上窗花,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剪窗花那可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多出于农村妇女之手,特别是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自己剪的窗花,以展示其心灵手巧,温柔贤惠。剪纸艺术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里哪家办喜事,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不仅窗户上贴窗花,而且窑洞墙壁都要贴,以美化居室增添喜庆气氛。窗花的内容有“喜鹊登梅”、“龙戏珠”、“年年有鱼”、“孔雀开屏”等,有花、虫、鱼、鸟、景色、寓意等图案,象征吉祥如意、富贵长久、五谷丰登等的窗花最受欢迎。大红的窗花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为窑洞增添了美丽色彩,也体现出了独特的窑洞文化。

3、民居民俗

建好窑洞前,主人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在砌合拱形窑顶时,届时会燃放爆竹,贴对联,做油炸糕,窑洞特色餐招待客人。到了搬家的日子,要在原居住地做一块生面饼并烙熟一面,到了新家后再烙熟另一面,这种习俗为烙“翻身饼”,寓意生活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搬到新窑洞后,主人总要设宴庆贺,必须吃油炸糕,当地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习俗说法,围绕窑洞的民居民俗在此也得到应有体现,民间的民居民俗还有很多。

4、踢鼓子秧歌

受窑洞文化的影响,活跃在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北堡乡等地农村的踢鼓子秧歌表演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因其吸取了戏剧中文唱武打等表演艺术形式,属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受到当地居民喜爱,表演形式有“过街”、“大场子”和“小场子”三种。主要阵式有五雷阵、梅花阵、天地牌、跳四门、溜场、八角楼等十多种。其中打场子演出节目都有一定的戏剧情节,并且能够表现和刻画剧中人物的思想内涵和性格特征。相传剧目取材有四种:一、相传宋朝年间,梁山好汉剿灭方腊的部队后,接受朝廷正式招安;二、相传《水浒》中三打祝家庄时梁山好汉进庄侦查时的扮相;三、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某地农民在秋收后,举办“酬酒庙会”,唱“谢茬戏”,当地有位义士邀约各路英雄豪杰,除暴安良。

受窑洞文化的影响,踢鼓子秧歌艺术表演形式形成了与一般民间文艺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也是经过历代清水河县踢鼓子秧歌艺人对传统民间社火独辟蹊径的艺术创新而形成的趣味性浓、娱乐性强、观赏性高的艺术表现形式。

5、陶瓷艺术

“南有景德镇,北有清水河”,这是对清水河陶瓷的最高评价。清水河瓷业可追溯到宋代以前,曾经盛极一时。当时因黑矾沟村是制瓷业发源地,所以窑沟乡是清水河最大陶瓷生产基地。在黑矾沟村有16座“馒头窑”依坡而筑,是清水河人最早烧瓷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今山西省保德县、临县等地的难民逃荒来到黑矾沟一带求生,后在此发现了瓷土和煤炭,于是就地打崖、挖泥、掏炭,开始研制陶瓷产品,制瓷业就此逐渐发展起来,到乾隆年间已形成一定规模,清水河瓷器开始声名远扬。黑矾沟村盛产日用白瓷,属于六大名窑中的“磁州窑”,分粗陶、细陶、炻器3种,年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窑洞文化与长城文化的融合

到过清水河的人都有个普遍印象,那就是巍巍的明代长城,有些地段窑洞倚长城而建,北堡口子上段长城就是如此。清水河县境内明代长城公里,敌楼或敌台余座,烽火台余墩,城堡6座,关口5座,以及险关水口、暗道等遗址。境内长城残存基宽和高度均在8米以上,敌楼底宽15米~19米,高度20米~22米。其中北堡口子上段长城保存较为完整,该村民居窑洞建在长城脚下或坡上,相传在龙泉寺戏台南端,政府建了一处缉私衙门,当地人俗称“衙门圐圙”,负责长城内外互市贸易检查,类似现在海关边境检查工作。办公场所以窑洞建筑结构建造,可见,长城修筑采用了窑洞文化元素。有趣的是,与大多数衙门不同,缉私衙门的大门朝南开。建设以外砖墙包里土的建造形式,俗称“夹土墙”。窑洞文化和长城文化在此深度融合,激励着长城内外人民胸怀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四、窑洞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

清水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可见清水河的窑洞民居具有农耕文化的特征,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既源远流长,又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文化底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最初利用山大沟深、土厚质坚的地貌特点就地取材,在土崖和土坡上打造土质窑洞,再用石材把土窑洞门面砌好,生活在此。生活在过去的农民辛勤劳作一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土窑洞在清水河的每一个地方都有遗存,遍布沟沟壑壑的窑洞,便是窑洞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的直接体现,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始建于清代的窑洞村落雷胡坡村和始建于元代以前的古城坡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别样的风情,也折射出这方水土文化底色,成为农耕文化的深刻印记。

五、窑洞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

清水河地域广阔壮美,位于黄土高原边缘,由于受历史等因素影响,为窑洞文化和草原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据《绥远通志稿》、《公主府志》、《清水河县志》等史料记载,清康熙帝将四公主赐嫁蒙古喀尔喀部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四公主途径清水河,在清水河县城关镇建府邸花园暂居于此,现如今清水河县城关镇仍保留沿用花园巷、永安街。除四公主府邸以外,城关镇北坡仍有许多年代较为久远的窑洞和院落,部分院落院门处和窑洞门窗处有精致的砖雕装饰,砖雕装饰内容丰富,点、线、面相结合,有砖雕仿木的瓦当滴檐、斗拱、柱杵、条纹、花式等,显示出极高的技艺和深厚的价值,可见那时的人们过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边塞田园生活。

六、窑洞文化与西口文化的融合

“走西口的眼泪,流不尽祖辈的柔情,黄土坡驼铃传来的时候,口外的哥哥牵挂着故乡的亲情,大黄风吹来了流浪的沙蓬,吹断了归途,吹不断大榆树的根,伴莜面的苦菜,养育了倔强的个性,蒲公英落地生根的时候,黄河的血脉浇灌出金色的收成。”一首《西口情》唱出了走西口人的酸楚与坚强。

所谓西口就是位于晋蒙交界处山西省右玉县的一道长城关隘,叫“杀虎口”,杀虎口如今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由于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山西很多人越过长城到口外谋生,走向内蒙古的归化与绥远,就叫走西口。明清时期在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均设置了关口,关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山西人途径清水河,觉得此处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适宜人居,于是在此建造窑洞,逐渐定居于此。绝大多数清水河人的祖辈是山西人。

在走西口的谋生的群体中不乏山西商人,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得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互市贸易,类似今天和俄罗斯等边境接壤国家设置的外贸口岸一样。山西商人到口外做生意,山西商人用内地廉价的布帛、棉花、针线、粮食、食盐、铁器交换蒙古人贵重的鹿茸、麝香、裘皮乃至金砂、宝石等物品,随着贸易、人文交流往来的不断深入便形成了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与当地的窑洞文化、草原文化相融合,山西商人曾在清水河建造民居进行贸易往来,坐落在仓背后巷的陶朱米氏两侧石刻对联“利如晓日腾云起,财似春风逐雨来。”就是描述当时商贸繁荣盛景,另外城关镇北坡四大古院等历史遗迹也受窑洞文化与西口文化融合的影响,体现了窑洞文化与西口文化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多元文化。

七、窑洞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融合

老牛湾也是清水河一张响亮的品牌,地处内蒙古和山西省的交界处。北接内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望,它不仅是现存黄河与古长城唯一交汇之处,还是山西内蒙的界河——杨家川汇入黄河的河口,为窑洞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自然条件。分布在老牛湾绝壁上的明长城古堡、敌楼等古建筑,与曲线优美的弧形峡谷交相辉映。始建于清代的古村落建筑,见证了明清时期的黄河古渡文化,老牛湾村历史悠久,相传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发生地,考古发现的老牛湾遗址是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现在还保存有清代戏台。老牛湾村窑洞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当地村民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所建造窑洞、庭院全部使用石板、石块砌筑。老牛湾渡口早在战国时期就已通航,清代后期进入全盛期,逆河而上,运货到包头、银川等地,沿河而下则进入山西。黄河河运为形成黄河文化与窑洞文化文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郭飞虎,清水河政协文学历史学习委副主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清水河窑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