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口市教育系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改革面向学校层面,统筹推进教师队伍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和绩效考核,旨在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双向选择”合理有序地推动教师流动,通过在绩效考核上拉大差距、打破平衡向一线教师倾斜。历经改革探索,该市蹚出一条“县管校聘”的改革路径,照亮了“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龙口市‘战略’‘工程’重要内容,目的就是强化顶层设计,压紧压实各有关部门责任,全链条调研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龙口市教体局局长杜枫说。
围绕制度“做文章”
在借鉴周边县(市、区)和教育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历经7个多月的酝酿讨论和40余次修改完善,面向骨干教师、高中段和义务段学校校长多次征求意见建议后,龙口市制定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系统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配套出台《课时量认定标准》等支撑方案,对49所普通中小学全部实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同时,整合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力量,在区域层面总体考量、一体化推进,核定教师编制、职称岗位、进人计划、绩效工资等总量,建立起“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的管理机制。
聚焦问题“出实策”
“‘县管校聘’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推动教师从‘学校人’变‘系统人’,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广大教师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杜枫表示。
龙口市根据各学校的基本情况、位置条件等实际,按照“一校一方案”原则量身打造校内竞聘政策,指导学校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实现定岗、定责、定工作量,建立良性流动机制。
目前,已有名教职工参加竞聘,其中人完成校内竞聘;人参与跨校竞聘,其中人竞聘成功。面对“幼升小”学生数量激增的情况,在小学层面增加64个班级,通过教师跨校竞聘,将超编学校教师“输送”至各中小学,实现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对7所较偏远学校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提高岗位吸引力,有效解决了偏远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及师资薄弱等问题。
推进“县管校聘”,建立竞争性用人机制也是关键招数。龙口市指导各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对每个工作岗位设置最低标准课时量,区分教学岗位和教辅岗位待遇,对不能完成课时量的教师进行转岗或降聘,规定专职教辅岗位人员不得参与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或次高等级岗位竞聘,倒逼从教动力不足的教师主动改变承担课时量不足甚至脱离教学岗位的情况,吸引教师回归教学本位。龙口第一中学东校有8名近三年内将退出一线的教师,除1名因身体原因退出外,其余7名均明确表示将继续奋战在教学一线。
在建立良性流动和竞争性用人机制的基础上,龙口市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校长、教师、非教学岗位职员、班主任等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更加注重一线教学和工作实绩,将一线教师和后勤职员的平均差距拉大到20%。同时,加强履职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竞聘、调整和评优表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年初,启动教体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97名机关工作人员奔赴教学一线,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师资力量。
扭住关键“下功夫”
围绕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龙口市多措并举做好各项工作保障。一方面,通过“龙口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