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7月15日,我省在青岛、烟台、威海举行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这次现场观摩是对我市新旧动能转换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我市培育“9+N”产业,打造16条产业链成绩的集中体现。
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决扛起“三核引领”历史重任。市委把动能转换列入“1+”工作体系中,顶格推进,精心打造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9大产业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N个前沿性产业。
年,我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3.7%,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8.3%。今年1-5月,全市“9+N”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11.8%。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图谱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苦干实干加油干的体现。
不仅如此,我市还把链式思维融入产业培育全过程,以建链补链强链筑牢根基。
经海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是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重点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养殖各类海产品10万吨,建成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深远海养殖渔场,示范“陆海岛联动、大渔带小渔、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建中:在黄渤海新区的产业园,包括种业、陆基、加工厂、交易市场,在金山湾的(育苗)研发中试基地,龙口的装备制造基地和长岛十万亩优质海域共同打造一个生态圈,要重新打造生态链。
从网箱建造到鱼苗繁育,到海产品销售,再到海洋旅游,这个链条的打通,将推动相关一二三产联动发展。这也将颠覆我国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前景非常可观。
除了建链补链强链,今年烟台还大力推动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了一批重大的科创平台,实现“创新蝶变”,破译传统产业转型密码。
今年烟台全速推进总投资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岛上工程锚定年6月中交,接续发起5轮“百日攻坚”。总投资亿元的万华、泰和新材、中节能万润、嘉信染料等重点项目在蓬莱化工产业园集中开工。今年我市还加快推进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平台建设进度,提升他们在全市科技研发中的牵引作用。
万华全球研发中心聚集了国内外一流研发人员多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6个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成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多个先进实验室。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增太:一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加盟,大大增强了万华的创新能力。我们近几年研发了一大批世界一流技术,打破了二十几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申请了三千多项发明专利,并不断把这些研发成果产业化。万华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的销售收入从多亿元增长到多亿元,我们的净利润从百亿级增长到二百亿级。
在新兴产业上,烟台实施“幼苗成长”工程,推动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我市抓住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契机,布局东方航天港,规划卫星产业园,加快推动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落地,现在集星箭研发、制造、发射于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已经异军突起。
去年烟台利用举行双碳论坛的契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换道领跑。目前,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发电,今年5月,国电投核能总部正式落户烟台,就在14日海阳核电3、4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据统计,四大核电、六大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将突破亿元,今年年内,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万千瓦、明年产值将突破亿元。
去年,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核能供暖面积达到万平方,通过天供暖,今年一到六月份,天气优良率提升17%,节省原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下一步,随着海阳核电3、4号机组的建成发电,核能供暖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元华:我们已经实现了“暖核一号”一期二期的投产,园区级和县域级的供暖。在今年开工以后,我们将逐步实现一百公里范围以内的青岛、威海等地区的大规模长距离供暖。在实现长距离供暖季以后,在三四五六整个核电机组建成以后,我们将实现两亿平米更大规模的长距离供热。为胶东半岛清洁供暖、碳减排做出贡献。
这一个个项目的建设成果,令人振奋。未来,烟台一定会以省第二十次党代会和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