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建业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又是一年的丰收季节。国庆七天假,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又去了朋友老李的苹果园。
老李家的小山村位于崑嵛山脉的围子山下。通往村里有座大桥,辛安河水从小村庄前流过。举目远望,不远处是翠绿的一个连一个的小山,峰峦叠嶂,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山下是一望无际的苹果园,村里小桥流水,乡间小路连通着果农们的果园,绿树中的红瓦房时隐时现,两岸景色犹如百里画廊。可谓是水在河中流,人在画中走……
沿着小河的道路往村里走,靠西的第一座小桥便是通向老李家果园的小路,走不到十来米,往北便是他家的果园了。
这是一个大约有十几亩地的果园,我被眼前的这片红绿交相辉映的美景所吸引。偌大果园里几百棵苹果树上硕果累累,被果实压弯了腰的枝干都被主人精心的用木头顶着,以减轻的重量。每一棵树上粗壮的树枝上结有几十个果实,就是细一点的树枝上也是结的一串串,火红的苹果好似一个个红灯笼,甚至连树稍上结的都是姊妹果。伞状的苹果树下,果实犹如一个小精灵,有的探出头来在看外面的世界,向大自然展示她的美丽;有的则害羞地藏在树叶之中,半遮半露时隐时现;树梢上的则毫无掩饰自己,快乐地向人们传递今年丰收的喜讯。
刚刚摘袋的圆圆大苹果,好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脸,在太阳的照耀下嫩白的小脸透着粉扑扑的红,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鲜艳,一棵连一棵再连成排汇集到成片,绿叶红果香飘百里,满园尽是红彤彤的世界,还有在飞奔嘻闹的鹅鸭们,给这里增添无限的生机。我深深地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致之中。
眼前的景色让人陶醉,也让我从心里替老李高兴。功夫有心人,一年的辛苦劳作,又换来一个丰收年。
老李是我回乡后不久,认识的郊区果农。那是在离我居住的小区附近集市上,一位健壮脸庞黑呦呦的中年人,站在堆满装箱苹果的农家三轮车上,大声吆喝:“快来买苹果,我家的苹果稀甜稀甜的”!他一边叫卖,一边把割着苹果让顾客一一品尝。我看他的苹果个头大,成色好,价格也合适,就买了一些。后来每逢赶集我都会去他的摊上去买苹果,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成了好朋友。
交往多了,得知老李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回到家乡开始种植苹果。几十年的磨炼和园艺经历,让他逐步成为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果农。去年烟台电视台专门去了老李家采访和报道。
经过原始积累,他的果园已发展成一个立体化的农业示范园。园内有新打的机井,浇水只需一摁电动开关,水就自动流到果树田里;打农药有专门的设备,不再人工背着沉重的药箱喷药,只需拿着喷头喷撒即可;割草有割草机,运输有农用三轮车。老李家的农用工具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老三样了,而是换成了机械化设备。他的果园还装上了监控,有些功能还能在手机上操作,不简单,老李不再是一个农民,而是一个现代化农场主了。
老李重视果品质量。果树施肥用的是豆饼或农家肥。从去年开始在果园里饲养成群的鹅和鸭子,不仅多了一份经济收入,而且肥料用于果树。有一次,我去老李家,看到他正在往果树根上浇牛奶。一问才知道是买的商家过期牛奶给果树当肥料。这些都为他的成品果销售打开较好的市场。为增加甜度,老李家的苹果每年都会挂果到11月底。
老李还在日常管理下足了功夫,从剪枝、施肥到浇水,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他家每年的8.5公分以上的优质果品占果园三分之二。
老李这几年不再在集市上零售苹果,而是发挥电商市场的巨大能量,让他的果品销到了国内各大城市。由于老李的果品香甜可口,很多都是回头客。果园经营好了,他也有了丰厚的收入。虽然是生活农村,但家庭一点也不逊色城市的生活。孩子也很有出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家乡发展,现已是一家知名国企的工程师了。
望着老李的那片苹果园,红彤彤的苹果世界给人一种美丽的享受,更让我感受的是老李的变化,他从农民成为既会管理又会经营的现代化的农场主,让我再次感受到郊区农民的蜕变。
在那片诱人的苹果园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了主人的辛勤和汗水。
烟台苹果甲天下,老李在为家乡的品牌锦上添花,也在书写自己的人生。
孙建业,山东省龙口市人,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笔名为海韵、文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新疆油田公司退休干部。下过乡,工作后又参过军。在石油企业任秘书、办公室主任等职,是《新疆石油报》《中国石油商报》记者,在《中国石油报》《中国石油商报》《新疆石油报》《准东石油》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先后撰写了《神秘的朝鲜之旅》《日本国印象》《俄罗斯之旅》等20余篇游记。近期有《记忆中的三甲完小》《泳汶河畔上的中村是我的故乡》《酱油菜》《触动心灵的喀喇昆仑千里边防线》《网购羊角蜜甜瓜》《下馆子》等文学作品见诸于胶东散文年选微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等文学平台。代表作报告文学《慈母心》在年《新疆石油报》文学副刊发表;《西部石油管道发展历程》一文在年《中国石油报》第二三道版通版发表。
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邮箱:sswxhlkcz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