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文明实践在烟台龙口市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
TUhjnbcbe - 2025/2/14 18:44:00

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慕溯)今年以来,龙口市不断延伸文明实践阵地前沿,按照“建在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坎”的建设原则,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推动文明实践进家入户,成为开展“五为”志愿服务、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实践“微阵地”。

立足家庭特色,推动文明实践家庭站“遍地开花”

阵地选择突出“个性化”,为进一步拉近基层群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距离,家庭站选址坚持“中心统筹、镇村支持、群众认可”的思路,以农技专家、新闻记者、百姓宣讲员、非遗传承人、热心群众等志愿者家庭为主体,依托文艺家庭、非遗传承家庭、美丽庭院、家庭农场、家庭国学课堂等家庭原生阵地,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群众认可的人气活动场所。

活动时间突出“碎片化”,比起村、社区实践站组织的集中性活动,家庭站的活动时间相对灵活,且更贴近基层群众作息,老百姓可利用碎片化时间按需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率和知晓率,也提升了家庭站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龙口市共建设处文明实践家庭站,覆盖全市各镇街区,同时,集中打造28处示范站,从活动开展、特色发挥等方面提供示范和经验,带动其他家庭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紧贴群众需求,特色实践微项目办实事解民忧

民生服务“精准化”,解决群众关心事。及时解决群众所思、所急、所盼,是建设家庭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家庭站结合各自特色优势,相继推出技术培训、应急自救、心理疏导、新闻写作等各类项目活动,将文明实践家庭站建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果。石良镇郭常文家庭站依托自家葡萄大棚,创新打造“葡萄田里的文明实践”科技助农特色实践项目,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拓宽销售路径,把文明实践的落脚点放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

志愿服务“常态化”,干群联动暖民心。广泛开展家庭公益活动,北马镇桂芳家庭站将自家蔬菜大棚改造为“开心农场”,作为学生的课外实践场所并义务讲解;东莱街道爱心奶奶家庭站组织退休党员干部配合街道开展网吧监督;黄山馆镇馆前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晓玲家庭站长期联合镇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关爱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各家庭站在市实践中心统一指导下,围绕“五为”志愿服务和全市重点工作,开展各类家庭公益活动,形成“群众引导群众做,群众困难群众帮”的良好风尚。

汇聚文化资源,构建弘扬文明新风的“精神家园”

庭院宣讲解读“大政策”,组织宣讲员走进家庭站,以面对面聊天、拉家常的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并及时将群众诉求反馈到村、社区,实现政策公开零距离、政策知晓全覆盖、政策监督无缝隙,同时,挖掘基层宣讲人才,反向补充辖区宣讲力量。目前,各镇街区相继推出富有本土特色的宣讲品牌,徐福街道“徐徐道来”、下丁家镇“绿水青山传佳音”、东莱街道“东莱之韵”、诸由观镇“诸心向党”等项目品牌中,从家庭站中挖掘的草根宣讲员成为重要力量。

多样文化打造“大格局”,学习国学经典、传承非遗文化、学习传统礼仪、自编文艺演出,各家庭站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文化活动,兰高镇崔玉春家庭站定期带领孩子练习书法,讲解文明礼仪;诸由观镇王超家庭站秉承祖辈传统手艺花饽饽制作,开展胶东花饽饽学习体验活动;热衷文艺的赵淑萍家庭站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各类特色文化活动补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成为群众的情感家园、精神乐园。

责任编辑:赵璇

审校:李元存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明实践在烟台龙口市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