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长路漫漫人去远深切缅怀原交通部副部长
TUhjnbcbe - 2025/2/18 19:38:0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公路,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国公路.

《中国公路》由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公路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公路交通行业,集信息性、管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半月刊。年创刊,年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重点期刊及行业核心期刊。

年2月27日凌晨,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居昌先生,走完了他84年不平凡的人生之路,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厚重的背影和一段永恒的记忆。

作为第一位由省交通厅长晋升为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的官员,李居昌的一生写满了传奇。他以对交通事业无比炽热的爱,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和智慧。这位脸上时常挂着和蔼微笑、操着一口浓重鲁西南乡音的老交通人,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公路交通进入“高速时代”。如今的中国大地,路网纵横,四通八达,而曾经为之无悔付出、辛勤耕耘的老部长,却已转身悄然离去,前往所有道路都无法抵达的远方。

▲“通车总里程世界第一位,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们已经进入了交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要向交通强国奋斗。”——李居昌

激情燃烧的岁月,奋战在山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山东的路广东的桥”,而当时的山东省交通厅厅长李居昌,正在“山东的路”这一品牌重要的缔造者。

担任原交通部副部长之前,李居昌的“主战场”一直在自己深爱的故乡——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的山东。尤其在担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期间,他大力推动了山东交通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未来,迈向21世纪。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仅有公路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仅65公里。山东的公路建设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泥土路、60年代砂石路、70年代沥青路的发展历程,通车里程迅速增长。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山东交通人又从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建设。90年代,又实现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高速发展,一年一个大台阶。

▲李居昌(右一)与时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朱正昌(中)视察济南绕城高速建设

还记得年,李居昌在山东省新闻发布会上意气风发地向媒体介绍了9年来山东省交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出现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集资和利用外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好局面。山东省利用外资修建接通了两条国道断头路,还将利用外资修建济南至青岛汽车专用路;采用集资办法修建了岚山港二万吨级码头和龙口港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交通工程建设积极推行招标投标和工程技术监理制度,实行机械化、专业化、程序化施工,在确保重点的前提下,实行择优投资、投资包干,提高了工程质量、速度和效益。公路干线建设,包括改建,每年以多公里的速度增长。重点城市的大交通量路段建成了分道行驶的快慢车道,提高了进出口车辆通过能力,使交通堵塞、拥挤的问题有所缓和。山区、湖区、海岛、滩涂和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年以来,这些地区交通建设除正常投资外,专项补助多万元,使93.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通上了公路。”

▲年11月22日,李居昌(左一)出席青威二级汽车专用路文登段通车典礼。

当时,李居昌语句铿锵:“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同各行各业休戚相关。交通运输业的兴衰,将直接影响到山东省经济发展目标和富民兴鲁的实现。”

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山东成为改革开放初率先开始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省份。当时山东港口数量、客货运输总量,高等级公路里程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高速公路更是连续八年蝉联全国第一。

山东交通人勠力同心,一条条高速公路通向大海、通向内陆、通向四面八方,一个遍布城乡的山东现代化公路网逐步形成。在这过程中,也不断创造了山东乃至中国交通工程史上的奇迹。勤劳、智慧的山东交通人一次又一次把金光灿灿的奖杯高高举起。

追逐梦想的年代,与高速同行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三批世行贷款用于公路建设。

年秋天,为尽早争取到世行贷款,探索高等级公路建设经验,原交通部在第一批世行贷款公路项目中选择陕西西安至三原一级公路、山东晏城至高唐二级公路两个项目进行监理试点。年2月,晏城至高唐二级公路开工,原山东省交通厅对这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由当时刚刚履新厅长的李居昌亲自担任项目总监。在他的带领下,全线62名监理人员逐渐熟悉了世行贷款程序,以及菲迪克条款下“工程师独立管理工程”的模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人员严格执行条款,全力配合外籍监理工程师工作,得到世行官员的认可,世行也从此打开了向发展中的中国施放公路水运工程贷款的大门。

年5月25日,作为我国第三批引入世行贷款的公路项目之一,山东省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获批世行贷款3.46亿美元。当时,为加强相关项目监理工作,各省交通厅均成立了独立的总监代表处或工程监理处,总监多数由副厅长兼任,而济青高速则再次由时任山东省交通厅长的李居昌兼任总监——也正是这条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山东省境内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成为山东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年,第二批引入世行贷款建设的京津塘高速开建,按照世行要求,这条路在我国首次采用了(咨询)工程师管理模式,孕育了工程监理制度。年8月4日,已经担任原交通部副部长的李居昌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国家竣工验收会议上谈到,作为我国重点工程,京津塘高速是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跨省市组织建设的高速公路,这是我国公路建设体制的一大改革。其建设管理严格按国际通用的先进经验和办法进行,按照菲迪克条款实行全面科学控制。不但在设计上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好的高速公路设计经验和技术,而且通过国际招标选定的中外监理工程师组成监理队伍,严格按照监理程序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为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时,李居昌特意谈到:“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它的立项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的调研论证阶段。”李居昌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当时国内确实存在着“要不要建设高速公路”“修高速公路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同认识和争论。来自其他部门和专家反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呼声一度十分强劲,甚至有媒体直接指出:修建高速公路是专为小汽车服务的“高消费”,是“自由化”。

年,面对镜头话当年,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仍感慨万千:“当年在国内,高速公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我们走过坎坷的探索阶段,大约5年到6年时间。中国不是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而是必须修的问题,中国的交通职工不怕这个困难。而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激励,一定完成任务。”

李居昌深情地回忆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年7月的“沈阳回忆”一锤定音,结束了“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公路”的历史争论,为高速公路大规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使我国公路建设走进了发展高速公路的新时期;年6月的“山东会议”,着重解决了“高速公路如何建设”的问题,同时明确以“五纵七横”中的“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为重中之重,掀起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一波高潮;年6月的“福州会议”召开后,全国公路建设投资两次大幅度调升,在内、外部的合力推动下,高速公路建设风起云涌,迎来了“黄金岁月”。

▲年12月,李居昌(中)在翔安隧道建设工地调研。本刊记者张波摄

“后来整个社会对高速公路评价越来越高,高速公路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发展过程中的坎坷,我们一个个克服。”镜头里,李居昌露出欣慰的微笑。

为了乡亲的幸福,扶贫不畏难

除了高速公路建设,多年来,李居昌一直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路漫漫人去远深切缅怀原交通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