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观烟台观两会丨城市生长力七种力量,七彩
TUhjnbcbe - 2025/2/23 17:24:00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1.html


  大众网·海报新闻观烟台工作室出品


  主笔:王亮


  编者按:


  烟台两会开幕,“观烟台”推出“观两会”系列观察,首篇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城市生长力”。


  ★强筋健骨,提升综合实力


  ★换芯换脑,昂扬创新能力


  ★转换动能,激发产业活力


  ★经略海洋,澎湃蓝色动力


  ★双碳争先,拓展生态张力


  ★精雕细琢,擦亮城市魅力


  ★用心用情,凝聚社会合力


  ★七种力量,汇聚成烟台蓬勃向上的城市生长力


  ★七种力量,七彩光芒,照耀烟台重塑重振之路


  一座城市要有拔节生长的力量,才能充满生机。


  “城市生长力”!一个令人心动的概念,在烟台两会上全新提出,立即引发了代表委员和广大市民的
  郑德雁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烟台要持续增强城市生长力,勇当“率先走在前”的时代先锋。让广大市民听到城市生长的声音,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


  这种生长力,来自于厚实的综合实力,来自于蓬勃的创新能力,来自于旺盛的产业活力,来自于浩瀚的蓝色动力,来自于绿色的生态张力,来自于多彩的城市魅力,来自于紧密的社会合力……这种生长力,是力的叠加、力的传递、力的放大。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七彩力量汇聚,七彩烟霞楼台,构成了烟台倔强、斑斓、持续的城市生长力。


  强筋健骨,提升综合实力


  年是烟台第十三届市委、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的收官之年,烟台市围绕构建“1+”工作体系,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提振了城市发展士气。


  GDP达到亿元,人均突破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上市企业55家,境内总市值居全省首位;44个项目入选今年省级重大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位;个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全省第一位……这些都是烟台的厚家底、硬实力。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综合实力,勇当高质量发展之先锋——


  ●拉高工作标杆,将各项工作置于“全国一流、全省三核”的坐标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塑成优势,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努力实现争先进位。


  ●到年,制造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上市企业突破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左右,“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左右,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


  换芯换脑,昂扬创新能力


  创新是今年山东的关键词。正月初七的开春第一会,山东省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十大创新”要求: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对于烟台来说,创新无止境,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勇当创新型城市之先锋——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球资源的聚集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科创高地。


  ●高标准建设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蓝色“智谷”等创新载体,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实验室,做强山东省实验室,争创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9.5%以上。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


  ●推动更多高校院所成为城市创新“合伙人”,促进科技成果在烟转移转化。


  ●持续改善人才环境,汇聚高层次人才15万人以上,让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在烟台大地蔚然成风。


  转换动能,激发产业活力


  烟台的产业发展思路清晰有力:9+N聚合制造业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细化为16条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制,市领导分头挂帅;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升级,助力实体经济。


  年,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率先打样,2个一类新药和2个其他类新药获批上市,绿叶制药取得全省首张创新疫苗生产许可证。“烟台制造”助力航天、高铁、核电、深潜等“大国重器”问天探海……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产业活力,勇当先进制造之先锋——


  ●深入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开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做强16条重点产业链,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到年,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以上、百亿级企业15家以上,九大产业营收突破1.3万亿元。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创新发展海洋、绿色、供应链金融,创建世界“设计之都”,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千亿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经略海洋,澎湃蓝色动力


  道不尽蓝色烟台好风光。由远及近,烟台看海:


  ——大海深处,国之重器各式海上平台,为海洋强国崛起提供海工装备保障;


  ——广袤海区,历经多年增殖放流,放鱼养水,鱼虾泼泼,重现盛景;海洋牧场几百平方米的超大网箱里,烟台人爱吃的“黑鱼”“加吉鱼”“鲈鱼”等海宝宝们,住上了“大别墅”,仿野生环境,畅游其间。


  ——浅滩近海,海岸线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保育与合理开发齐头并进;正宗的北欧三文鱼从鱼卵到成鱼来安家了,直供市民餐桌,越来越多野生品种实现人工养殖……


  ——原种场、实验室,坚决打赢海洋水产种业翻身仗,烟台地理标志产品刺参、本土特产黄尾蝶等诸多新苗种培育实现重大突破……


  年,烟台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蓝色动力,勇当海洋强国之先锋——


  ●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旅等产业,全面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争创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亿元。


  ●打造海洋科技先进的创新城市,建设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与青岛国家实验室共建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加快“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研发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打造海洋生态环境优美的样板城市,严格海洋空间管控治理,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提高海洋固碳增汇能力,实现入海河流国控断面全面消劣,海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塑造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烟台样板。


  双碳争先,拓展生态张力


  烟台是全国最早开展双碳领域前瞻思考和突破探索的城市之一。率先提出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争创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去年10月,“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举行。


  满目青山绿水,风景这边独好。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劣五类水体全部消除,森林覆盖率居全省首位。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长岛获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生态张力,勇当绿色低碳发展之先锋——


  ●高标准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系统实施能源网、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生态网“五网融合”。


  ●加快“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建设,推进海阳核电二期三期、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和招远绿色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莱阳清洁能源基地等新能源工程,开展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清洁供暖实现全域覆盖,到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万千瓦。


  ●加强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让碧海蓝天、绿水青山永驻烟台。


  精雕细琢,擦亮城市魅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烟台实施“15”中心城区建设,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改造老旧小区33.5万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3%。海上世界、崆峒胜境、夹河主轴规划建设全面提速,朝阳、所城成为文旅新亮点。城市快速路系统开工建设。蓬莱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千万级行列,烟台港货物吞吐量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蓬栖、龙青、文莱高速通车,潍烟高铁、莱荣高铁加快推进。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建3个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和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城市魅力,勇当新型城镇化之先锋——


  ●全面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高品质建设美好社区,两年内城市黑臭水体、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建设精致舒适的宜居城市。


  ●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倍加呵护海上有岛、城中见山、山海相拥、河海相通的资源禀赋,沿海、沿河、沿山打造城市美丽风景带,建设独具风采的魅力城市。


  ●建成“一横两纵”快速路网,开通市域铁路公交化列车,开放山海步道环线,做好大容量轨道交通相关工作,建设综合立体的枢纽城市。


  ●科学定位城市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航运中心,使“五个新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智慧、绿色、均衡、双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市。


  用心用情,凝聚社会合力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烟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70%以上。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省市重点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0万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省领先,社会保障标准连年提高,继续保持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在第32届奥运会、第14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数全省第一。第五、第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第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五次捧得“长安杯”,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龙口、莱州获评首批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广大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烟台将着力增强社会合力,勇当共同富裕之先锋——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富农产业,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超过个,率先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标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益慈善之城。


  ●高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做厚红色文化、“八仙”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提升烟台文化标识度。


  综合实力、创新能力、产业活力、蓝色动力、生态张力、城市魅力、社会合力,汇聚成烟台蓬勃向上的城市生长力。七种力量闪烁七彩光芒,照耀着这座城重塑重振、勇毅前行之路,在大变革时代烙下鲜明独特的“烟台印记”。


  “烟台一定能够重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雄风,焕发繁荣昌盛、文明进步、安定祥和的城市荣光。”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心声。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烟台观两会丨城市生长力七种力量,七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