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深观察广州学位预警频发,背后有何深意
TUhjnbcbe - 2025/3/16 2:59:00

近日,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发布“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预警”通告。除了南沙区,此前天河区和番禺区也发布了学位预警。近一年来,广州市学位预警频发,背后有何深意?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学位调节的机制,提前发布预警,更有利于有序招生。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称,预警最直接的作用是让所有人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所有人”包括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家长等。这也是政府服务模式的完善,运用大数据提前了解趋势,让相关方做好后续合理的规划和决定。

资料图片

此前,广州天河区、番禺区也发布过学位预警通知。

今年4月30日,天河区教育局在发布的《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年天河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细则的通知》中,也提及5所小学学位预警。通知表示,天河区华阳小学、龙口西小学、天府路小学、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旭景小学等5所学校近年来户籍生人数逐年增多,学位日益紧张,特对以上5所学校年起的招生做出预警提示。

天河的解决方案是:在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将按照房产拥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入学,超出招生计划的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入学。

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发布的《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关于发布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预警信息的通告》显示,番禺区有8个学区的户籍生人数接近、等于或大于招生计划数,年可能出现学位供给紧张。八个学区涉及的学校同样不乏热门学校,如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市桥中心小学、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大学城小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番禺校区初中部等30多所中小学。番禺区教育局表示,教育部门将提前对生源数量进行摸查,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生源数量大于招生计划数时,教育部门将对学校的招生地段及招生方案进行调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地段及招生方案调整信息将提前向社会发布。

广州学位缺口多少?

小学公办学位只能保证三分之二的入学需求

除了上述由官方公布的学位预警外,还有部分区域的“爆雷”。如去年广州西边几个楼盘出现因学位不足,而被派到其他学校的情况;东边也相继爆出过学位不足、名校踏空的问题。

“这反映了教育的计划性强及滞后性明显。”有教育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人口流动与群众趋利选择的矛盾。“首先是计划跟自由趋利产生的矛盾。”该业内人士称,计划跟不上变化快,不少区域新增学校都是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市民对于优质学位的需求,自然就形成了扎堆。“目前,招生政策相对比较人性化,买房、租购同权、政策性照顾,积分入学等等,多种方式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多渠道的入学方式,让学位的供给更多了不确定性。”

除此以外,办学质量不一,教育资源不均衡,也导致了部分区域学位异常紧张。“优质都是相对的,而老百姓永远都是追求最优的,自然就会导致热门的优质学校学位爆雷。”该业内人士称,近年来不少学校号称“零择校”,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学位的紧张程度。

年1月,广州市教育局在面对人大代表的咨询时,坦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位供给缺口约为三分之一,小学公办学位与民办学位比例为2:1。目前全市的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只能保证三分之二的入学需求,剩下三分之一需要民办教育来补充。也就是说,每人,就有30个孩子无法就读公办小学。

“对于广州市户籍人口来说,公办学位是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目前是不能完全满足非广州户籍人口的学位需求。”一业内人士表示,在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读问题上,政府的压力非常大。

人多配套跟不上,学位配比“低配”

近日,《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广州市年常住人口数量达人,占全省人口数量的14.82%,为全省首位。较上年末广州常住人口增量突破33.7万人。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年年末户籍人口.11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4.86万人。

各区都在学位预警,尤其是新楼盘,风险更大。人口多配套跟不上,“人口多、学位少的区域,必然爆雷。”一业内人士称,学位的配比是按照幼儿园40‰,小学80‰,初中40‰,高中20‰标准,即0人中,配40个幼儿园学位,80个小学学位,40个初中学位,20个高中学位。“这个标准远远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一些优质学校而言。”

广州市部分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如《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至年,南沙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万人,这意味着南沙6年间需新增人口近万。而据广州市统计局,南沙年、年、年的常住人口分别是72.5万、75.17万、79.61万,同比增速分别为5.47%、3.68%、5.91%。要实现预期的人口增量难度不小,要刺激更多人口迁入南沙,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据南沙区最新规划,规划每4—6万人设置一所普通高中,提供—个学位,宜采用24、30、36班模式;每3—6万人设置一所初中,提供—个学位,宜采用24、30、36班模式;每2—3万人设置一所小学,提供0—个学位;部分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可以采用中小学合建方式;结合居住社区建设,布局、建设独立占地的幼儿园,每1—2万人设置一处幼儿园。

与南沙靠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人口迁入不同,黄埔区则是大量的人口迁入加剧了教育资源需求紧迫程度。据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显示,年广州市净增50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流入黄埔,而且大多是高学历、高素质、高品位的年轻人,成为建设黄埔的中坚力量。年黄埔区现有人口已达万人,从人口结构来看,黄埔区18岁以下的户籍人口比重在各区中最大。也就是说,黄埔区容纳的大部都是新广州人和他们的后代,这也侧面说明,教育竞争大。

“规划人口数与学位数之比要提高,尤其是新区和刚需盘,要考虑到二胎甚至三胎,要考虑到入住人口的年龄结构,要留出冗余量。”一教育业内人士表示,在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同时,甚至要考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小班教学所需的场室数量。

如何解决学位不足?

做大学区,均衡教育资源

针对学位不足主要是优质资源学位的紧缺问题,越秀区教育局今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年4月29日,越秀区教育局对外发布了,年实施的区属中小学布局调整8个项目及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化总体安排。越秀区将组建6个教育集团,6个小学学区,9个幼教联盟,形成“”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格局,包括相对薄弱的五羊中学被七中托管,改校名为“广州市第七中学东山学校”;东环中学被执信中学托管,改校名为“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四十中被十六中托管,改校名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

越秀区还将通过加强“八个共同”(文化共建、资源共用、人才共享、学生共育、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特色共建、质量共进),全学段、全方位地促进紧密共建,确保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取得实效。

这仅是越秀区的第一步,改革还不止这些。在越秀区小升初公办学校派位方面,今年的分组与去年一样是11个组别,但每个组别对口的初中从去年的7所学校增加到12所学校。学校数量的增加,不仅让家长的选择更多,还进一步强化了“学区”的概念,每个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越来越趋于均衡。

淡化“学位房”概念,实行多校划片

引入名校,更多是为了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然而,名校带来的“学位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如何解决?已有区在小学阶段,淡化了“学位房”的概念,以学区代替地段,实行多校划片。

年4月22日,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观察广州学位预警频发,背后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