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
TUhjnbcbe - 2025/5/1 21:25:00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在住宅小区中的使用率不断增加,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常见工具,伴随而来的是电梯的使用管理和安全问题。住宅小区中电梯安全是当前热点问题,反映了广大市民对品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因地制宜,创新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电梯事务治理格局,将多起住宅小区电梯矛盾化解在萌芽中,推动电梯安全监管从“管理1.0”迈向“治理2.0”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番禺区现有电梯2万多台

关乎民生、安全和稳定

广州电梯数量巨大、群众投诉多,市民参与安全监管意识强,这使电梯安全监管面临巨大的复杂性。多年来,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高度的行政扩权依赖给电梯安全监管带来巨大的内部监管压力。

其中,住宅小区中的投诉问题成为矛盾最为尖锐的爆发点,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电梯安全信息不对称。业主(产权人)对电梯运行维护费用投入、部件更换等信息不了解,对物业管理缺乏信任,物业公司由于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维保质量进行监督,电梯维保企业无法向乘客、业主传递优质服务信息,被迫以低价作为竞争手段,三者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缺乏决策商讨参与机制。在住宅小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中,缺乏电梯事务磋商平台,当电梯需要进行重大维修时,缺乏对设备状况、修理效果预测、经费投入等事项的参与途径。因此,电梯故障发生时,业主只能通过投诉、信访等途径寻求帮助,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年期间,广州市番禺区开阳阁小区、亚运城小区、华荟明苑等居民小区中的电梯均出现类似情况。

目前,番禺区现有电梯2万多台,电梯基数大、分布面广且长期服役电梯(使用超过15年)比例逐年增大。群众涉及电梯的投诉多,市民参与安全监管意识强,这使电梯安全监管面临巨大的复杂性。电梯关乎民生、安全和稳定,对电梯监管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治理的水平。

打造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的“五个一”模式

记者了解到,番禺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为“五个一”:挂一个社区治理牌匾、设立一个社区岗位、建立一个议事场所、组建一个涉梯事务委员会、设立一套议事规则。

挂一个社区治理牌匾。在社区中设置固定场所,挂设“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点”牌匾,彰显电梯事务的社区公共属性,增强社区凝聚力,将电梯纠纷化解在基层,营造“电梯安全、你我共建”的良好社区文化。

设立一个社区岗位。从社区居委会中选定一名兼职电梯事务社区专员,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电梯专业知识培训后,发放聘用证书,履行电梯安全事务社区治理规章制度规定的职责。长期、固定在社区中处理电梯相关事务。组织乘客、业主、物业管理公司、行业协会专家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电梯事务工作,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

建立一个议事场所。在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办公室等地方建立一个电梯事务社区商议场所,作为电梯事务意见表达和建议的落脚点。居民代表可以对电梯的故障情况、安全守则及检验标志张贴情况、应急通讯装置情况等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对电梯使用故障情况、使用年限、大修改造预案情况、搬运装修材料及家具情况、维修费用等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电梯维保企业可以对电梯全面检查情况、故障修复情况、机房通风降温情况等提出意见或建议。

组建一个涉梯事务委员会。由属地政府、质监部门等相关部门组织,邀请一批行业协会专家代表、电梯制造企业专家代表、社区人大代表、专职社工、社区法律服务顾问、行业协会、保险机构、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业主代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成立社区涉梯事务委员会,发放邀请聘书,定期组织召开社区电梯工作会议,根据电梯运行规律、国内外近期电梯故障或事故情况、社区乘客文明用梯习惯等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及措施。

设立一套议事规则。由本社区的涉梯事务委员会,根据《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电梯事务协商规则。对相关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建议,可以由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维保企业代表、特种设备行业协会代表、保险机构代表等进行商议,形成商议结果。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依照《广东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广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商议结果进行处理,提出处理方案,并在电梯显著位置予以公布。

模式探索过程:

全区97个居委全面推广建立了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

记者了解到,从年初开始,海珠区金碧花园小区,番禺区开阳阁小区、亚运城小区,天河区龙口花园等住宅小区的电梯故障引起社会舆论广泛。为此,广州市质监局在充分总结年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开展“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试点,以政府公信力为指引,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做大做强业主群体,改变物业‘店大欺客’的状态”。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以广州市质监局将番禺区作为主要试点区域为契机,在年建设全国电梯安全管理示范小区基础上,充分发挥区政府、区社工委、属地街道等部门的职能,在市桥东丽社区成功创建首个“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试点”,成功解决3台使用年限约20年的长期服役电梯的大修改造难题,为户余名居民的顺利出行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继在洛浦街洛湖社区、石楼镇亚运城社区逐步推开试点工作,覆盖了华荟明苑、华进明苑、洛湖居、亚运城等多个物业小区中的电梯日常事务处置。年3月,番禺区政府、区市场监管局、镇街和居委的相关负责人在石楼镇亚运城居委和洛浦街珠江居委分别举行了“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试点”的揭牌仪式。

在前两年搭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年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以点带面,在番禺全区范围内推广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建设,全面实施这项普惠民生的工作。为此,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总结试点经验,专门研究制定了《番禺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被列入年番禺区重大改革事项。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以《番禺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指引,充分发挥区政府、区社工委、属地街道等部门的职能,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区97个居委以“五个一”的模式全面推广建立了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调动区局、镇街市场监管所和相关部门、社区以及楼宇四级党组织力量,并结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三社联动”机制和“五个共享”机制,由党员干部和电梯事务专员牵头,协调处理电梯事务,协助推进辖区旧楼加装、更新或大修电梯等协调工作,将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化解业主代表和物业、维保单位等之间的矛盾,在电梯修理、加装、更换等意见达成统一,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便利出行。

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其中各居委和电梯事务专员是关键。为了增强相关人员参与电梯事务治理的能力,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先后组织召开了“番禺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会议”、“番禺区电梯事务专员工作会议”、“番禺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对接和座谈会”等一系列的会议,让有关部门、各镇街和社区居委等充分了解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并为电梯事务专员提供了相应的业务培训。目前,番禺全区每个居委都已委任了1名电梯事务专员,电梯事务专员共有97名,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的基层人员落实到位。

进一步打造电梯监管改革2.0升级版

在番禺区全面深入推进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的同时,从全市乃至全国的大局出发,为使电梯事务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化、可复制推广,番禺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与区质量检测所合作,基于目前已开展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的数据和经验,编写制定电梯事务社区治理标准——《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

在推进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广泛调研,多次到居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电梯事务治理平台试点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和意见。《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于年12月4日经专家评审会议审定通过。《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是全国首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地方标准,该标准于年5月23日发布,并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的实施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在全社会的广泛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探索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好做法引发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搭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