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南京城内的妇人张氏,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出门逛街,熟料当晚回家后,孩子便突发高烧。张氏以为是小孩受了凉,于是便请医生开了些药,结果丝毫不起作用,孩子依旧高烧不退,并且开始呕吐,身上也出现了淤青的斑点。这下,家里人有些慌了,当得知张氏带着小孩去过南京城东后,顿时大感不妙。张氏因为少出门不知道南京城内此时正流传着一个耸人听闻的怪异事件。
相传,中山陵当时即将竣工,为了合上龙口,石匠需要献上对童男、童女的灵魂。为了得到这些小孩的灵魂,市政府进行了户口和学龄前儿童调查,要把小孩子的生辰报上去。当时在南京东门一带,已经有好几个小孩因被摄走灵魂而早早夭折。3天后,张氏的儿子果真去世了。左右街坊闻讯后更为惊恐,就这样,中山陵摄魂的谣言开始在南京城内传开。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战争频发,南京城内谣言再度升级,说是前方需要阴灵助阵,所以政府派了许多妖妇出来施展妖术,摄人灵魂。那些妖妇随身携带有药瓶、符箓等摄魂工具,游走于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准备随时向路过的行人下手。
4月的一天傍晚,行走在街巷中的姚氏被一个妇人用手一指,随即顿感天旋地转,头晕不止,惊慌失措的她赶紧呼救,好在有巡逻的警察路过此处,当场将那名妇人抓获带走。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摄魂者,几天后,一户人家的小儿子正在街口与小伙伴玩耍,这时有一名妇人走到这个孩子的身边,边摸他的头边问他叫什么,说罢还给他三块面包。结果,这名妇人刚转身离去,这个孩子便脸色发紫,身体僵硬,无法动弹。愤怒的路人急忙追赶上这名妇人,并将她押送警局。后来,警察果真从她身上搜出了两个玻璃瓶,里面分别装着红色、绿色的丝线还有纸人。
发生了这一连串的事件后,南京城内人心惶惶,人们都把自己的孩子藏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最后竟发展到学校被迫停课的地步。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摄魂者,这一谣言的起因是与市政府调查学龄儿童有关,有一些害怕政府建设新学校从而导致自己失业的私塾先生们,心存不满,满腹牢骚,结果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事情发生后,南京市政府马上要求教育局要细致耐心地向市民解释调查学龄儿童的意义,以打消他们的疑虑。教育局通过贴广告、发公告,向市民解释调查户口和学龄儿童,是为了市民利益考虑。并强调,中山陵需要小孩灵魂之事纯属无稽之谈、妖言惑众!不仅如此,教育局局长、南京市市长等人更是亲自出面澄清谣言。但是,教育局的解释却收效甚微。因为,此时摄魂谣言的受害者已经不仅仅是小孩了,连许多大人也深陷其中,所以,南京城内的谣言非但没有制止住,反而有点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谣言的进一步发酵,原先那些在南京城内走街串巷的三姑六婆便犹如过街老鼠一般,受到人们的集体抵制、攻击。尽管她们是城市内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她们热衷于聊八卦、唠家常,看上去实在是太符合人们心目中摄魂者的形象了。因此,人们看到这样的妇女,便将她们扭送至警局。到后来,随着恐怖情绪的蔓延,一系列的暴力行为就此发生,一些别有心机的人也借助这一事件,伺机打击报复那些曾经与自己有过节的人。社会秩序一度混乱不堪。
为此,教育局不得不发布第二次公告,解释妖妇摄魂是谣言,这是敌特分子有意编排的,目的就是扰乱社会秩序。与此同时,经过医生诊断,之所以有小孩接连死亡,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脑膜炎的传染病导致的。只不过当时正在修建中山陵,加上教育局调查学龄儿童,导致谣言越传越凶,越传越离谱。
了解事情真伪后,南京市政府赶忙采取行动,不仅组建宣传队深入民间进行解释,还请各大报社报道真相,详细解释摄魂谣言的来龙去脉。南京市政府也同时发布政府公告,不仅解释摄魂真相,还公布了警局对所谓“摄魂者”的审讯结果,以此来证明谣言纯属子虚乌有。
最终,在各部门、各人员的一致努力下,这起持续了近两个月的谣言风波才算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