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烟台广播电视台
7月26日晚,《问政烟台》节目聚焦农村基础设施,海阳、栖霞、莱州、莱阳、龙口、招远等市负责人接受问政,节目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直播结束后,被问政各区市连夜召开问题整改会议,部署《问政烟台》反映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问政节目结束后,海阳市连夜召开会议,针对节目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研究整改落实意见。会议指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主动认领问题,事不隔夜整改,对节目中点到的天然气、道路等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组织人员、设备连夜进行整改,以实打实的成效回应媒体监督和群众关切;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期限,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要坚持举一反三,系统全面整改,不仅要解决好节目中反映的问题,更要注重着眼长效、标本兼治,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将具体问题整改与面上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真正解决系统性、长远性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打牢根基。
莱阳市
对节目中指出的问题,莱阳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树牢“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不找理由、不讲条件,主动对号入座,扛牢整改责任,连夜查看现场,建立台账、卡实责任,限定时限、逐项销号,推动问题快速高质量整改到位,让群众尽快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对标曝光问题,自觉举一反三,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紧盯农村生产生活、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等领域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改,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栖霞市连夜召开问题整改会议,部署节目反映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快速成立问题整改专班,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对于农村改厕、农村道路等民生问题,厘清问题脉络、明确解决路径,建立统一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跟踪落实,稳妥有序推进问题整改。健全机制,依法行政;由易到难,分级处置;强化督查问效,对问题处置的各个环节开展督促检查,对整改效果不明显、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市委、市政府将严肃问责、追责,严肃做到不整改到位绝不收兵。
龙口市
龙口市连夜召开问题整改落实会议,研究推进措施,部署整改工作,确保曝光问题迅即整改到位。会议指出,本次《问政烟台》节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充分暴露出龙口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对群众通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的急事、难事、身边事,没有及时有效解决到位,距离群众认可满意还有很大的差距。会议要求,要以此次电视问政为契机,聚焦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在全市面上开展涉农领域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整改台账,卡实整改责任,实行清单督办、销号管理,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的涉农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完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问题发现一件、解决一件、销号一件。
招远市
招远市连夜召开问题整改部署会议,研究部署曝光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各相关镇街、部门要迅速行动、立行立改,以积极的态度、实际的行动,回应媒体监督和群众关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比较多,相关责任部门要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结合正在开展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行动,认真开展自查,特别是要对群众通过民生热线等途径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一步步整改。
莱州市
问政结束后,莱州市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整改落实意见,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会议强调,要紧扣节目反映的问题,坚持一个问题一个专班,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拿出具体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立即改、彻底改、改到位。要坚持举一反三,在抓好点上问题整改的同时,开展一次全面大排查、回头看,确保同类别、同领域问题不再重复发生。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加强配合联动,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计划、明确时限,力争早日整改到位。要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加快推进总投资32.7亿元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重点改善美丽乡村示范片、镇街驻地、环卫一体化以及基础薄弱村庄基础设施,确保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