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烟台日报11版
从年毕业后,刘雪竹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从教24年,担任班主任10年,备课组长6年。她用一腔热情和对事业坚定信念,坚守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用心做事,传道解惑;用情育人,润物无声”是她的座右铭,她用“爱和奉献”诠释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一神圣使命,用实际行动赢得学生、同事、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她先后荣获“年度烟台最美教师”、“烟台优秀共青团员”、“烟台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龙口市优秀教师”、“龙口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龙口市第十一届学科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年度因工作成绩显著,给予记功奖励;所执教课程2次被评为烟台优质课,4次被评为龙口优质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以爱育人倾情奉献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从选择这份职业开始,刘雪竹就告诉自己,不仅仅要做一名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在刘雪竹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学生,初四时母亲因病去世,高一时奶奶离世,高一暑假父亲又因癌症离他而去,只剩下他与6岁的妹妹、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而妹妹又进行了脑部手术。面对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这名同学备受打击,从活泼开朗到郁郁寡欢,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痛、迷茫和绝望之中。发现学生的变化后,刘雪竹及时了解情况,一方面经常找这名学生聊天、谈心,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另一方面积极查阅学习心理学相关内容,咨询心理专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从家庭阴霾中走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刘雪竹的不懈努力下,渐渐地,这名同学紧闭的心扉再次敞开,状态也愈发良好。刘雪竹进一步用自身和名人的事例引导帮助他建立短期和长远学习目标,在督导实现目标过程中及时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纠正学习方法,使他树立自信心,获得学习动力。刘雪竹还多次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生活情况,给予一定生活物品和经济资助,缓解他生活上的困难。“要学会感恩生活,周末回家主动帮爷爷洗衣、做饭,要勇于担当、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用妈妈式的关怀为这名同学带来驱散阴霾的光芒。面对孩子爷爷写的感谢信,她说:“做这些事情,我没图任何的回报,只是希望能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对命途多舛的爷孙俩做点什么,让他们能够减轻一点生活上的压力,让孩子能再次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他们能够在苦涩的生活中多一点甜……”
面对班级里的建档立卡学生、单亲家庭孩子这些特殊学生,刘雪竹都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温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领路人和陪伴者。
率先垂范踏实苦干
年对刘雪竹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父亲患肺癌住院了,公公也身患重病住院,而母亲身体不好,照顾老人的重任就落在她的肩上,而她正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医院两头跑,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