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闫丽君
专员沉下去,口碑升起来,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搭建起政企双向“连心桥”。
5日,记者从烟台市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专班获悉,烟台市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以来,名服务专员坚持以“走深走实、问需问难、真帮真促”为导向,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切实履行“五大员”工作职责,持续强化问题收集、分办督办、跟踪落实、督导考核、示范带动,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忧心事。
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抓生产、心无旁骛谋发展,加速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高于全国、全省7.1、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6亿元,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1位。
以四个机制为保障
上下联动同推进
四个保障机制首先是专班专职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服务企业专员工作领导小组,从16个市直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清单式管理、高效率运转。
第二个机制是定期走访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选派市、县、乡三级熟悉经济政策、热心企业发展、善于综合协调的名干部,联系服务家重点企业,常态化联系走访企业,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小升规”企业全覆盖。
此外,通过例会调度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服务企业专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困难问题,根据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指导服务企业活动持续高效推进。
问题化解机制方面,以“事要解决”为根本目标,建立完善“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的“1+1+10”闭环工作流程,建立企业诉求“清零”机制。依托“烟台政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了“服务企业专员子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即收即转,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各类诉余个,解决余个。
以聚焦问题为重点
协调互动齐发力
聚焦突出问题,开展精准服务。8名市政府领导和39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发挥工作经验足、信息渠道广的优势,每月各确定2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重点走访,帮助企业克服成长期瓶颈制约,实现快速成长壮大。1-10月份,家高成长创新型倍增培育企业中,7家产值增长超过%,19家增长50%以上,42家增长20%以上。
攻坚共性问题,部门联动服务。围绕企业反映的资金、用工等共性问题,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在财税金融方面,组织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现场研究解决企业资金诉求。在人才用工方面,人社部门出台《关于促进驻烟高校毕业生留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稳就业20条政策、企业招聘用工服务10项措施。科技部门依托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引进院士6位、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余位,汇集海内外优秀人才余人。
融入重点工作,实现延伸服务。推动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与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自贸区建设有机融合,将企业发展战略、投资计划、项目情况等走访信息充实到16条产业链“一图五库”和2项问题清单中。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企业59家、信息余条,对56个“产业链+自贸区”的制度突破需求进行了逐一联系对接。
以企业满意为宗旨
意识能力双提升
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积极投入到服务企业专员工作中,一些服务专员由最初的不愿、不会,逐步成为企业的知心人和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拿出整块时间深入企业,在细化服务上花气力、下工夫、求实效。
同时,各区市自选动作迭出。龙口市实施服务企业“大小专员”制度,福山区政务资源全线下沉打造服务企业新样板,芝罘区开展倍增企业“一企一专员”脱产服务,招远市“三坚持三促进”推动活动走深走实走远,高新区为3家倍增计划培育企业每家提供10套人才公寓3年免费使用权等。
此外,对于交办的问题,各责任部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或深入企业走访调查,及时拿出解决方案,能办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抽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认为这一活动,有效增强了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企业满意度不断提高。一些企业最初态度不积极,现在企业对专员的信任明显增强,有事就找专员。专班根据走访调研工作、问题化解实际设置了评价指标,对每月领导干部走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累计调查企业家,满意度为99%。月度满意度从活动开展之初的89%提高到目前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