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青岛山上,留有战争的遗迹
TUhjnbcbe - 2025/7/22 20:51:00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w/240717/i7q4zdx.html

图丰衣足世

年初冬,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青岛,翌年3月6日,强迫清政府签定《胶澳租借条约》。不久之后,德军在青岛开始建造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炮台工程是整个防御工程的重中之重,所有炮台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毫无疑问是青岛山炮台,德称俾斯麦山炮台。

青岛山

青岛画报

早期德国在青岛南部海岸线,建有自东向西排列的汇泉角炮台、团岛炮台(游内山炮台)、台西镇炮台(小泥洼炮台),他们都建在海边突出的高地上,面向大海,规模比步兵堡垒炮台要大许多,炮台装备有口径达毫米的克虏伯加农炮,并且在这几处永久性炮台之间,德军还建有许多临时性炮台互相辅助。

即便如此,德国人仍不放心,又在青岛市区第一高峰太平山和第二高峰青岛山上分别建立了南北四个炮台,太平山炮台命名伊尔奇斯炮台,青岛山炮台命名俾斯麦炮台。可以对市区两条外围防御线的任何一个点进行有效火力支援。

海防前线炮台分布图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青岛山因山下“青岛村”而得名,海拔.5米,占地面积亩,比海拔80.6米的贮水山确实要高大许多。德占青岛后,将此山以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之名命名为“俾斯麦山”;日占时期将青岛山更名为“万年山”;年青岛主权收回后称“京山”;年恢复原名“青岛山”。

该山南北走向,南北两座炮台分别为海防和陆防炮台。

德军在青岛山

联邦档案馆

整个俾斯麦炮台,是德军一个坚固完备,火力强大,具有极强防御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的综合作战体系,在“日德青岛之战”中,由于德军海防炮台的强大,日舰始终没敢驶入胶州湾,后来从龙口登陆自李村一线展开攻击,也是出于避开海防炮台打击的考虑,其作用可见一斑。

年俾斯麦山炮台设计图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南炮台主体建筑边长63.8米,宽23.8米,占地面积.44平方米,直面黄海,背靠山峰,位置极佳。以混凝土浇筑而成,内设弹药库和士兵住所,火炮配有坚固的装甲圆顶盖,大约在年夏天竣工。配备4门毫米口径的L12型榴弹炮,这种大炮炮身自重就达51吨,造价达10万马克,全部在固定式地穴炮座内,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地穴中,隐蔽性极强。炮位前方筑有掩体,可以阻挡来自海上侦查和炮击,难以被敌方炮火命中。炮身可度旋转打击周围目标,射程达10.5公里。其打击范围主要是东南方向,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团岛湾,甚至西侧的胶州湾南部海区,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青岛山南峰视野

炮台拥有完整配套的作战系统:掩体顶部有一座能度旋转的铸钢瞭望塔用于观察,当观察到的敌情后,报告绘图室;测绘军官绘制目标位置图,下传到计算室测算射击距离和角度;再将信息通报给各炮台;所以炮兵不需要进行目视瞄准,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调整标尺及装填炮弹,对目标进行打击。

青岛山炮台遗址地面与地下示意图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完整的作战系统

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山上,留有战争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