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是一件大事,对人名来说如此,对地名而言亦然。尤其是地名,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相对稳定,极少更改,改后缀易(比如撤县设市,撤市设区),改前缀难(如即墨市改即墨区,仍称即墨)。
明清以降,胶东半岛的县级地名一直较为稳定,虽有新设(分荣成于文登,分海阳莱西于莱阳,分乳山于海阳牟平),鲜有更名。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改名案例,即:掖县改名为莱州,*县改名为龙口。对此,很多地名学爱好者颇感好奇,这两个地方为何要改名呢?
(莱州市区)
(1)原名由来探讨原因之前,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掖县和*县这两个旧名的来源。准确的说,掖县和*县都属于单字县,即它们的名字其实叫“掖”和“*”,县只不过是作为定语,描述两者的级别。而单字地名的历史,大多可以追溯先秦时期,彼时无论是诸侯封国还是大夫采邑,大多是单字,如果是两字,则就有“夷狄”之嫌了。
(龙口境内很多地名有*这个字)
根据年代出版的《烟台市志》中对下属县市区地名的解释,掖县战国为齐夜邑(掖邑),以掖水得名,西汉置掖县,延至后世;*县的历史稍晚,但也可追溯到秦王*二十六年(前)。这种单字县,目前在山东西部仍有例可循,如菏泽市下辖的曹县和单县等。
(2)改名经过及原由回顾完两地原名的由来,再看一下其改名的经过。两地之中,*县改名稍早。据《龙口市志》记载,年9月,国家批准撤销*县,建立龙口市(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掖县改名,约在1年半之后。当地史志资料记载,年2月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县级),由烟台市代管。此即两地改名经过,算起来都已超过30年的时间。
关于改名的原由,史志资料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仍有迹可循。因为,在改名的同时,两地都“撤县建市”,从逻辑上说,撤县建市是它们改名的一个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者撤县建市的前后之间,胶东地区另一个县也升格为县级市,不过却保留了原来的名称,这个县就是莱阳(年4月,撤销莱阳县,设立县级莱阳市)。
同样是撤县建市,为何莱阳保持原名,而*县和掖县却要改名龙口和莱州呢?原由还要回到之前提到的单字县的概念。掖县和*县,本名只是单字,撤县建市如果保留原名,就会变成“掖市”和“*市”;就算保留“掖县”和“*县”的两字称呼,加上市的后缀,也会变成“掖县市”和“*县市”。
在现实中,虽然也确实出现过“某县市”的情况。比如,苏州市的吴县,在年代撤县建市,名字就叫“吴县市”。但县和市都属现用的行*区划名称,连在一起难免会出现混淆,因此很少有这种改法,吴县市也很快就改成了吴中区和相城区。
类似的情形,同属山东的胶县和滕县也遇到过,它们的应对之策,是保留胶和滕两个代表性的字,改县为州,再加上市的后缀,就变成了现在的胶州市和滕州市。这种改法效果较好,因为州不是现用的行*区划,跟市连在一起并无违和感,反而有一种底蕴的味道。但这种改名并非凭空而来,在历史上确实曾有过胶州和滕州,掖县和*县则没有“掖州”(历史无此地名)和“*州”(在湖北)可循,只能用其他的改法。
(3)改名效果掖县改名莱州,虽然首字变化,但其灵感也是从历史而来。在明清两代,掖县均为莱州府的附郭县(府驻地)。虽然在理论上,莱州的概念范围要大于掖县,但对于民间习惯来说,上莱州就是去掖县的意思。因此,这个改名,不但很快被当地人适应,而且一定程度上还激发了他们的历史自豪感。
*县改名龙口,变化幅度较掖县更大。因为,掖县就是莱州府的驻地,而*县县城和龙口却是两个不同的地方。《龙口市志》曾引述清康熙版的《*县志》记载,称:“龙口墩,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建。龙口之名始于此。明初,龙口仅有几家渔户。”从以上记载来看,“龙口”作为地名,出现时间比“*县”晚很多,并且在古代长期只是普通村落,默默无闻。
(龙口港)
直到近代龙口港开埠之后,港区附近才逐渐繁华,在年-年间,一度在此设立过龙口市(当时胶东另一港口石岛也设过市),和*县并立。
或许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龙口市”,在年代撤县建市时,*县才有更名为龙口市之举。近代以来,沿海城市大多因港而兴,可能在外地,龙口港相对于*县城更有名气,因此对城市知名度而言,改名龙口的效果也不错。
不过,在当地民间,*县和龙口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改名多少还是让外地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广义的*县和龙口,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即这个县级单位);但狭义的*县和龙口,分别指的是原来的*县县城驻地和龙口镇驻地,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过去,当地曾经有两个汽车站,一个叫*城汽车站,一个叫龙口汽车站。如果你想去市里而买了去龙口的票,那多半就把你拉到港口附近了。现在,两个地方一个叫东城,一个叫西城;一个叫东站,一个叫西站,总算是好理解一些了。(本文获胶东故事会授权转载)
戳阅读原文,更多莱阳本地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