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小说《林海雪原》,“少剑波”的原型正是小说的作者、山东龙口人曲波。
与虚构的“少剑波”不同,杨子荣是真实的人物,他的原名叫杨宗贵,山东省牟平县嵎峡河村人。
本文要说的是杨子荣及其家人的真实故事,也要说一说曲波和活泼可爱的“小白鸽”。
少剑波曲波
曲波与《林海雪原》
曲波是山东*县(今龙口市)人,原名叫曲清涛。年,曲波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虽然念过五年半私塾,却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15岁那年,曲波参加了八路*,他先后担任过连、营级指挥员,抗战胜利之后,曲波随山东*区部队开赴东北。
部队到达东北后,曲波所在部队改编为牡丹江*区二支队,曲波担任了二支队二团副*委,杨子荣当时是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战士。
由于团长和*委因故没有到位,因此,曲波实际上是二团的“一把手”,实际指挥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剿匪战斗。
曲波后来在辽沈战役中身负重伤,不得已于年2月转业到了地方工作。
因为对一些人生搬硬套苏联经验的做法有意见,曲波挨了批评,并被要求“深刻检讨”。
曲波对此满腹委屈,“闭门”写检讨书的时候,曲波想起了战争年代同生共死的战友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他在白纸上写下了一长串战友的名字:
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
也就是这个时候,曲波产生了写一部小说的念头,并很快动手写了几个章节。
曲波的创作动机很单纯,他想让更多人知道杨子荣、高波等战友们的英雄事迹。
然而,写一部小说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15万字的初稿刚刚写完,曲波就把它扔进了火炉。
曲波的夫人问他:“为什么把稿子烧了啊?”
曲波只说了三个字:“不满意。”
曲波后来调任一机部设计院副院长,安顿下来之后,曲波又开始动笔创作。
当时,曲波在设计院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只能在晚上和休息日写作,曲波的夫人回忆说:“为了写作,曲波几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闲时间。”
年8月,曲波终于完成了小说初稿,他给自己的头一部小说起名为《林海雪原荡匪记》。
接下来,曲波带着稿件去了作家出版社,在编辑的指点下,曲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修改,并在小说里增补了女卫生员白茹(“小白鸽”)这个人物。
没想到,“小白鸽”白茹后来成为这部小说的亮点之一,因为小分队中只有白茹一个女性,而且还是“少剑波”的恋人。
正因为有了“小白鸽”,这部小说原来的叙事风格不再那么机械,在叙述一场接一场战斗的过程中,“小白鸽”的出现堪称“神来之笔”。
尤其要说的是,“小白鸽”白茹这个小说人物的原型就是曲波的夫人,而“少剑波”这个人物的原型正是曲波,因此还有过这样一段趣事:
《林海雪原》出版后,曲波有一次见到贺老总,贺老总问曲波:“听说《林海雪原》是你们一机部的同志写的,你知不知道这个人?”
曲波回答道:“是我写的。”
贺老总追问道:“你爱人白茹来了吗?她现在还好吗?”
曲波连忙解释说:“贺老总,白茹不是我的爱人。”
贺老总笑道:“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反正你就是少剑波,白茹就是你的爱人。”
曲波老老实实说:“老总,我确实有所参照,但也有不少虚构的东西。”
“那不重要,少剑波和小白茹都是好兵,我喜欢。”多少年之后,曲波还记得贺老总当时的笑脸。
京剧《智取威虎山》少剑波
年,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这部小说先后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挪威文、阿拉伯文,光在国内的发行量就超过了万册。
《林海雪原》还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京剧等文艺形式,尤其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电影一经上映便在全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直到现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几个经典唱段仍然那么优美动听,“杨子荣”、“少剑波”等人物形象依旧深入人心。
真实的杨子荣,真实的“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他出生于山东牟平县宁海镇嵎峡河村,因为家境贫困,杨宗贵12岁就跟着父亲“闯关东”。
在辽宁安东(现在叫丹东),杨宗贵当过童工、矿工,还给大户人家当过“护院”。
在日本人开办的鞍山铁矿,杨宗贵挨过日本监工的鞭子,实在气不过的时候,杨宗贵也会跟日本人“硬碰硬”对着干。
有一次,日本监工又要对杨宗贵动粗,杨宗贵一怒之下抢过鞭子,痛打了监工,也因此逃回了山东老家。
抗战胜利之后,八路*在杨宗贵的家乡招兵,杨宗贵萌生了当兵的念头,因为当地的形势还很复杂,为了不让家人受牵连,在报名的时候,杨宗贵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杨子荣。
刚入伍的时候,领导把年纪偏大的杨子荣分配到了炊事班,这让他非常不满,几番请求之后,上级终于把他调出了炊事班。
不久之后,杨子荣所在的部队奉命挺进东北,一到东北,杨子荣就受到了上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