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玉涛
人们在生活中,逢年过节大白菜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寓意“百财”,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
正如俗语说的:“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以素配也可,素配荤亦行。遇淡则淡,遇鲜则鲜,皆不改变谁,也不妥协谁,酸甜苦辣里也不失其本真味儿。
过年前,一般是在小年的时候,冬日暖阳无风的日子,母亲让父亲推着小车,拿着麻袋,去生产队场院菜窖中挖出几棵冬天窖藏的大白菜。
父亲拿锨挖开菜窖约10厘米厚的培土浮层,拖出大白菜毛菜来,把泥土抖搂干净。父亲用木头把一边有刃的剔菜刀,把大白菜的“老帮”叶子割成尖状,只留外层雪白的菜帮。父亲用剔菜刀砍掉长根,菜头收拾干净,使用麦桔梗草绳拦腰捆好,装上小推车运回家,摆放在窗台上,晾晒一会太阳,再收拾起来,屋内储存。
傍晚时分,母亲做好饭,趁全家人没吃饭的空隙,喂好猪和鸡,来到院子窗台前,把一棵棵大白菜搬到东过道屋内,堆放在靠东墙的二人橙子上。母亲再用灰色旧毛毯包住大白菜怕冻了,以免跑水分,也保持新鲜,好准备过年。
那年,正月初二,姑舅弟兄哥俩来给亲娘舅舅拜年,进门后,先给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姥爷姥姥磕头行礼,后给父母亲拜年。母亲非常热情的招待,父亲乐哈哈忙着沏茶倒水,与两个外甥围坐在里屋看着柜顶上“双囍”牌淄博产的黑白电视机播放的第一届猪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母亲换下了新衣服,戴上“更生”布围裙、套袖、白“的确良”卫生帽,就开始忙活做饭。锅台上摆满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母亲喜欢一颗大白菜“四吃”,炸里脊溜白菜片、白菜丝炒肉、“热”拌凉菜、白菜心拌猪肝,最后用大白菜、冻豆腐、粉条、菜丸子、猪头肉加起来一起炖个大杂烩“全家福”。
农村用“七人”大锅炒菜,火口的确不好掌握,也算是个技术活。大嫂帮橱,给母亲打下手,蒸好鸡蛋羹、胡萝卜切成鸡丁块,好做配菜,母亲看后,非常的满意。大嫂的刀工也挺好,把切好所有的食材,准备下锅爆炒。
母亲蹲着往锅灶内,又添了几块碎木头,铲上许多煤块,拉了一阵风匣,传出风匣的“呱哒、呱哒”“咚哒、咚哒”“咕哒、咕哒”声响。
从锅灶内袭来一阵阵暖暖火烤的味道,映红了母亲的脸,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此时此刻,锅灶内柴火正旺,母亲把提前化好冻用调料腌制的“辫子”鱼炖到锅里,有一句俗语“千炖豆腐万炖鱼。”说的是鱼炖的时间越长越好,鱼肉结实而嫩,口感特别好吃。
母亲的“热”拌凉菜,味浓香醇,吃过一次,还想再吃下一次。母亲把大白菜外帮剥离,留着炒片或丝,以用白菜心切成细条做主料,先倒锅内花生油热锅,后放少许猪大油,葱、姜、蒜炝锅,猪肉丝慢火小炒,酱油、醋烹锅后,白菜心大碴盐煸炒七分熟,加少许清汤和煮好的绿豆粉条等瞬间开锅后,放入大量醋调好的蒜泥,尔后,香油、味精调味,手握筷子使劲搅均拌好,香菜连梗带叶切成碎段打码,盛入兰花细瓷八寸盘子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热气腾腾的香喷喷“热”拌凉菜,就这样出锅了。
炕上的父亲与姑舅弟兄哥俩席地而坐,谈天说地,聊天唠嗑。父亲的旱烟和姑舅弟兄哥俩抽的“民丰”“大金鹿”香烟,把里屋内弄的烟雾缭绕,呛得嗓子眼痒痒的让人咳嗽不止,父亲赶紧把门帘打起来,马上露出两扇厚重的湿露露黑门板,不时又窜进母亲炒菜的味道。
红漆小圆桌上,父亲早已分好了接碟和筷子,用酒盅倒上“竹叶青”的白酒,摆满了母亲做得这几道家常菜,还有打的猪皮“冻”,扣碗排骨、蒸碗小公鸡,母亲费尽心思外加其它几道菜凑起了十个菜,也算是过一年幸福的圆圆满满。
父亲喜欢与姑舅弟兄哥俩喝酒,一定要喝得痛快。他哥俩,一个倔强、一个圆滑,酒量都挺大。每一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轮下来,父亲非把他的这两个外甥喝不醉誓不罢休。
九十年代初,我和妻子结婚成家,母亲告诉妻子,小儿“曙光”喜欢吃大白菜包子、饺子,还喜欢吃“热”拌凉菜,白菜片炒肉……妻子记住了母亲说的话,不厌其烦地学做了“热”拌凉菜的手艺,一个大家闺秀的知识分子,也做得有模有样,让母亲品尝后,都说做得比她味道好吃。以后,妻子每一次做好“热”拌凉菜,就让我想起了母亲围着锅台做这道菜的情景。
儿子长大了,逢年过节时,每一次回爷爷奶奶家,也喜欢吃母亲这道传家的“热”拌凉菜。而且,儿子和我一样,平时百吃不厌大白菜包子、饺子、面条白菜卤。母亲每次看着孙子喜欢吃这些家常白菜面食的样子,高兴的心情不知说什好。
许多年后,在我和妻子30年珍珠婚纪念日前几天的时候,庚子深秋,儿子、儿媳执子之手、珠联壁合举行了隆重而有纪念意义的结婚典礼。
一个极寒天气的星期六,儿子开车送儿媳到学校去值班,中午要回家吃饭。妻子忙活了一上午,炖的土豆肋排骨,“热”拌凉菜,这两个菜吃大米饭,儿子、儿媳吃得挺香,儿媳特别喜欢妻子做得“热”拌凉菜,一直问妻子说:“妈妈,您做得这道菜,那么好吃?我在烟台家里从来没有吃过像这样有独特风味的菜。”妻子大概告诉了儿媳做这道“热”拌凉菜方法和技巧。儿媳转脸又对儿子说:“瑞哥,你喜欢吃妈妈做得“热””拌凉菜,我以后要学妈妈教给的方法,天天做给你吃呀。”儿子高兴开心的笑了。
这道“热”拌凉菜传承的爱,或许,将来成为了温暖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亲情般爱的经典故事。
如今,庚子年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三周年了。又逢辛丑年,时常遥望家的地方,怀念陪伴母亲走过的每一个年,没有了回家的渴望,没有了回家的心路,没有了母亲的期盼,回家成为了一种奢望。这几年,每逢过年时,祭拜父母亲成为了我回家唯一的理由。
爆竹声声,年味正浓。远方飘来,袅袅炊烟,母亲的“热”拌凉菜,飘过浓浓的香味。此刻,我才深深体会到,家,很简单,家在,母亲在,“热”拌凉菜的“年味”,其实就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的味道,总让我滔滔汩汩;母亲的味道,总让我*牵梦绕;母亲的味道,总让我念念不忘。我感觉,世上最味美的佳肴,就是母亲做的这一道好吃的“热”拌凉菜。
作者简介:刘玉涛,山东龙口人,画家,文化学者,现为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秘书长,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海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副总编、副主编,齐鲁晚报青未了签约作家。散文入选《胶东散文年选》《当代散文》《海外文摘》《川鲁散文名家作品选》《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胶东散文十二家·刘玉涛卷》《清泉录》《深情的回眸》等作品集,散文发表《学习强国》《文旅中国》《人民日报》数字网,《中国文物报》《联合日报》《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日龙口》等报刊。散文《芝罘记忆》获中国散文学会征文三等奖,散文《母亲的“花花”饭》《陈文其与“战时金融”的北海币》《底片上的归城秋色》获山东省首届青未了散文大赛三等奖,山东省青未了金融散文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讲好山东文物故事”短视频征文大赛优秀奖。
山东省散文学会龙口创作之家邮箱:sswxhlkcz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