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福故里,也就是说徐福究竟是我国什么地方的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只笼统地说他是“齐人”。问题是“齐”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称谓广泛的地域概念,它既可以指战国时期的“齐国”,也包含有“齐地”的含义,甚至还包括秦朝的“齐郡”。根据史书对“齐国”、“齐地”、“齐郡”的界定,史学家推测:如果“齐人”指齐国之人,那么现在的江苏赣榆、琅琊、山东*县(今龙口市)等都包括在内;如果指“齐地人”,赣榆则被排除在外,而只包括琅琊、*县;如果是指“齐郡”,则琅琊也被排除,只有*县可能。由于《史记》记载的笼统和“齐地”含义丰富,后世学者对徐福故里的确认,难免产生分歧。
年6月,江苏省赣榆县在进行地名普查工作时,发现有个“徐阜村原名为徐福村”,调查现存的嘉庆元年《赣榆县志》和几种乾隆年间的“宗谱”,也都证实该村原名为“徐福村”。通过实地考察还发现,在这里的乡民中间,至今还广泛流传着徐福的许多事迹,比如说他是个会针灸和医药的名医,救治过许多乡亲,后来被秦始皇派到海外寻求仙药,从此一去不返。乡人为了纪念他的恩德,还在村上建有徐福庙。
有关学者根据此推断,《史记》中的“齐人”,应指齐国之人,位于江苏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处的徐阜村就是徐福的故里。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徐福村”的记载多为附会之词,不足为凭。首先,徐福村肯定不是秦代的村名,因为村一级的建制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秦代县以下基层建制为乡、里。经考古发现,在这里出土的遗物也仅仅是汉代时的;其次,按照中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传统习俗,后人为了纪念徐福为其建造庙宇可以理解,但以徐福名字为村名,使其死后被人千呼万唤,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这与封建社会的避讳观念完全相悖。另外,赣榆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为齐国的土地,而到秦灭六国时,赣榆为楚国领土,这与《史记》所记载之“齐人徐福”之“齐人”,诚为不相关之事。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徐福村很可能是以讹传讹,根据史书附会而来,相沿至今的。所以,江苏赣榆徐阜村不可能是徐福故里。
那么,徐福故里会是什么地方呢?有的学者认为徐福故里应是汉代的徐乡县,故城在今山东龙口市*县镇西北。因为,从文献资料记载看,《史记》称徐福为“齐人”,从*县的历史地理沿革看,自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该地一直为齐国疆域;秦统一六国后,*县隶属齐郡,与《史记》“齐人徐市”的记载也完全一致。另外,《史记封禅书》又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燕齐海上之方士。”这段记载表明,*县在先秦时期方术就极为盛行,炼丹求仙之人甚多,与徐福前往“三神仙”求取仙药的背景完全相符。再者,《汉书地理志》记载“东莱郡有县十七……徐乡。”而关于徐乡县的由来,元代研究齐国史地的著名学者于钦在《齐乘》中明确指出:“徐乡,盖以徐福求仙而得名。”这就是说,这个县因徐福求仙而得名,徐乡就是徐福的故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者在今龙口市乡城镇东村发现了徐乡故城遗址,证实文献记载不假。并且至今在*县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徐福入海求取仙药的故事,全县境内与这一事件有可能相关的村庄达20余处,比如徐家庄、登瀛村、海庙徐家等等,每个地方还都流传着与徐福紧密相关的故事。鉴于此,一些学者认为徐福为秦齐郡*县徐乡(今龙口市乡城镇)人。
但是,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怀疑,因为于钦在《齐乘》中说“盖以徐福求仙为名”,“盖”乃大概,可能之意,表明作者也只是臆测,并不肯定。至于说资料记载、考古发现等依据也并非*县一地所有,因此龙口市*县镇也不一定就是徐福故里。此外,还有徐福是琅琊人的说法,不过也只是依据史料猜测,难以定论。
由此看来,徐福故里在哪里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考证的问题,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论,也难免会继续下去。